二、索科托哈里發國(富拉尼帝國)
索科托哈里發國(英語:SokotoCaliphate)又稱為索科托蘇丹國(Sokoto Sultanate)、富拉尼帝國(Fulani Empire),是一個存在于19世紀的西非伊斯蘭國家,由奧斯曼·丹·福迪奧在1809年富拉尼戰爭期間創建。1903年英國人征服該國,將其領土并入北尼日利亞保護國。
索科托哈里發國是一個由眾多酋長國構成的松散邦聯,由索科托的哈里發(或稱蘇丹)領導,哈里發對諸酋長國具有宗主權。這個富拉尼人國家發跡于分布有眾多豪薩國家的西非地區,透過“圣戰”擊敗豪薩國家而建。索科托國在其存在的數十年內,憑借經濟和軍事上的發展,成為當時西非最為強大的原住民國家之一。其在全盛時期下轄有超過30個酋長國、擁有人口逾1000萬。索科托哈里發國擁有大約100萬至250萬名非穆斯林奴隸,他們在國家的種植園內勞作,以獲取成為穆斯林的權利。
1903年,索科托哈里發的政權被英國殖民者推翻,但蘇丹的頭銜依舊保留,其在該地區的穆斯林中仍然擁有重要的宗教地位。此外,奧斯曼·丹·福迪奧所發動的西非圣戰也為眾多伊斯蘭教徒所效仿,這個革命形式為今日塞內加爾、馬里、科特迪瓦、乍得、中非以及蘇丹境內伊斯蘭圣戰政權的建立開了先河。
(1)建立與擴張
17世紀至18世紀,博諾帝國是北尼日利亞一帶的強國。但是革命和新勢力的崛起削弱了博諾帝國的國力,1759年,博諾皇帝失去了比爾馬綠洲的控制權,從而失去了跨撒哈拉貿易的重要通路。其轄下的封地獲得較大自主,1780年,政治分歧的爆發使得許多封地宣布獨立,建立起眾多王國。16世紀桑海帝國的衰落亦使得蘇丹草原地區獲得獨立,由豪薩人建立起諸多國家,國力較強者有扎姆法拉、凱比和戈比爾。豪薩國家之間因奴隸歸屬而爭斗不斷,為支持連年的戰爭,常向平民征收重稅。尼日爾河與乍得湖之間居住有大量的豪薩人和富拉尼人,此外亦有諸多移民定居于此。豪薩人多居于城市,富拉尼人則多定居于草原,畜養牛、山羊和綿羊,從事農業生產。而隨著貿易往來的增多,許多富拉尼人亦遷入市鎮,成為當地的少數民族。18世紀末,伊斯蘭教于豪薩諸國大范圍傳播。爾后此地居民大多信仰伊斯蘭教,但仍有民族土生信仰的信徒。
奧斯曼·丹·福迪奧是居于城市的富拉尼伊斯蘭學者,在豪薩統治者的支持下于戈比爾傳教及教導信徒。云法曾是丹·福迪奧的學生,他即位戈比爾蘇丹后,試圖限制丹·福迪奧的活動,迫使他流亡至古杜,其追隨者亦隨他離開了戈比爾。1804年2月21日,云法對丹·福迪奧宣戰,掀起富拉尼戰爭。1804年2月,丹·福迪奧在古杜受封為哈里發,這是富拉尼帝國的開端。丹·福迪奧亦冊封數名追隨者為副王,構建了帝國的早期政治結構基礎。盡管戰爭初期丹·福迪奧的軍隊遭到失敗,但1805年起,丹·福迪奧便連戰連捷,攻下諸多城市。戰爭持續到1808年,丹·福迪奧占領了卡齊納、道拉、卡諾和戈比爾。1809年,丹·福迪奧之子穆罕默德·貝洛創建了索科托城,并遷都于此。新的富拉尼國家仍實行奴隸制,學者稱之“新生伊斯蘭教條下的新蓄奴地”。學者稱,1900年索科托國擁有“至少100萬,或多達250萬名奴隸”,數量僅次于前美利堅聯盟國的400萬奴隸。
自1808年到19世紀30年代中期,索科托國進行了大規模的擴張,向西進占大片草原,攻入約魯巴人的聚集地約魯巴蘭。索科托國由此成為非洲面積最大的國家之一,國土范圍從今布基納法索延伸至喀麥隆,涵蓋了北尼日利亞以及今尼日爾共和國的大部分地區。在鼎盛時期,索科托哈里發國下轄有30多個酋長國。第二任蘇丹穆罕默德·貝洛建立了眾多里巴特,一種穆斯林征服時代的軍事堡壘。一些新城市圍繞里巴特而興起,建立起學校、城池和市場,使得許多居于草原的富拉尼人遷入城市,此外,種植園經濟的發展也對于國家經濟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撐作用。到1837年,索科托哈里發國已擁有約1000萬人口。
(2)政治
索科托蘇丹稱為哈里發,是國家的最高統治者,大維齊爾是國家的宰相。哈里發國下轄有眾多酋長國,由索科托蘇丹指派埃米爾進行統治,擁有較大的獨立自主權。埃米爾每年需前往首都索科托進貢,貢品以作物、貝殼與奴隸為主,以表忠誠。關杜是酋長國的一個特例,這個酋長國于1815年由丹·福迪奧指派其弟阿卜杜拉希統治,轄有富拉尼國家的西部和南部地區。形式上,關杜埃米爾遵從索科托的統治,但是事實上是獨立的國家,至1831年才正式歸屬于索科托。事實上,由酋長國組成的行政區劃結構并不穩固。1816年至1817年,曾發生一系列豪薩人叛亂,迫使索科托蘇丹授予他們爵位與封地。此外,阿達馬瓦和卡諾都曾爆發過獨立危機。
起初索科托國家的政治建設仿照穆罕默德的麥地那政權而建,亦融合有馬瓦爾迪的政治信條。丹·福迪奧和穆罕默德·貝洛于統治期間廢除了豪薩國家的世襲舊制,主張以宗教學術成就和人性道德選拔領袖。當蘇丹駕崩或是退位后,埃米爾們會召開臨時會議,選出新任人選。盡管如此,此后的每名蘇丹皆擁有丹·福迪奧之血統。
蘇菲派信徒于哈里發國的行政管理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蘇菲派的塔里卡教團(尤其是卡迪里耶)于全國擁有眾多擁躉,包括歷任蘇丹。這種信仰上的共識使得索科托中央政權與偏遠的酋長國之間建立了緊密的思想聯系。西方學者認為這種聯系構建了早期的官僚政治。
(3)經濟
哈里發國建立后的數十年內,其統治區域的經濟得到了長足發展。在跨撒哈拉貿易中,索科托商人也扮演了重要角色。國家內的大部分土地都納入瓦合甫系統。政府宣稱土地公有,但蘇丹以冊封埃米爾的的名義,仍將土地分封給了個人或家庭,家庭成員可以繼承土地。土地出售遭到禁止。貝殼或金銀于國內起到貨幣作用。索科托國的主要作物包括棉花、槐藍、可樂果、乳油木、谷物、大米、煙草和洋蔥。
奴隸制在國家經濟中占有主要地位。在西非,奴隸系借由戰爭獲得,而非市場貿易。哈里發國的建立者僅允許使用非穆斯林奴隸,奴隸視同非穆斯林皈依伊斯蘭教過程的一部分——奴隸們在種植園勞作,以獲得成為穆斯林的資格。在索科托國數十年的國祚內,確實發生過奴隸進入政府高層的例子。國內的種植園主要使用奴隸進行農業生產,這些種植園往往建立在里巴特堡壘周圍的廣闊地帶上。
(4)文化
伊斯蘭研究是哈里發國的重要領域。奧斯曼·丹·福迪奧蘇丹、穆罕默德·貝洛蘇丹、阿卜杜拉希·丹·福迪奧埃米爾、阿布巴克爾·阿蒂庫蘇丹和娜娜·阿斯瑪尤(奧斯曼·丹福迪奧之女)皆耗費大量精力編撰史書、詩歌及從事宗教研究。他們留下了大量手稿供現世研究,提供了寶貴的歷史和文學資料。阿蒂庫統治時期結束后,文化領域逐漸衰落。
(5)衰落與解體
索科托國家發展的時期,同樣是歐洲人著重實行殖民活動的時代。法國人和英國人都曾向該地區派出過探險團。19世紀40年代,索科托國家開始衰落,地方酋長國分權嚴重。1853年,索科托蘇丹同英國簽訂商務條約,經濟上依附英國。1891年,法國探險家帕爾費-路易·蒙泰伊到訪索科托,記錄了哈里發與凱比酋長作戰并于次年將之擊敗的史實。蒙泰伊認為哈里發國國力衰弱,哈里發阿卜杜勒-拉赫曼·丹·阿比·巴卡爾失去民心。英國人占領南尼日利亞后,意圖吞并索科托國家。英軍將領盧吉率軍利用索科托中央與南部酋長國的矛盾規避沿途抵抗,直抵國都索科托,遭到新任蘇丹穆罕默德·阿塔希魯一世的抵抗。英軍很快取得勝利,迫使蘇丹及上千名隨從以希吉拉之名義逃亡外地。
1903年3月13日,哈里發國的末任大維齊爾于索科托大廣場宣布效忠英國統治;哈里發的頭銜自此廢除,僅保留蘇丹頭銜,穆罕默德·阿塔希魯二世奉派為新任蘇丹。哈里發國的領土并入北尼日利亞保護國。1903年7月,英軍擊敗阿塔希魯一世余部,并將其擊斃。余下的伊斯蘭抵抗直至1906年基本上已平息。
三、馬西納帝國
馬西納帝國(也被稱為馬西納迪納、塞斯圣戰國和哈姆拉達希哈里發國)是一個十九世紀早期集中在內尼日爾三角洲地區的富爾貝圣戰國,位于今馬里的莫普提和塞古地區。它的首都位于哈姆拉達希。
該地區的富拉尼人幾個世紀以來一直是大國的附庸,這些大國包括馬里帝國 (13—14世紀), 桑海帝國(15世紀), 摩洛哥的廷巴克圖帕夏(16世紀),和位于塞古的班巴拉帝國(17世紀)。
到了十九世紀初,這些大國的國力衰退并被在豪薩地區發動穆斯林起義的奧斯曼·丹·福迪奧摧毀,傳教士兼社會改革者阿赫馬杜·洛博開始努力在他的家鄉進行宗教復興。早期的奮斗使他成為了馬西納的領導者,并且在1818年阿赫馬杜·洛博發起了一場圣戰來對抗班巴拉帝國。快速擴張的帝國在1819年取得杰內并在1820年于哈姆拉達希建立首都。
在帝國的全盛時期,有一支一萬人的軍隊駐扎在城市中,阿赫馬杜·洛博下令建立六百所伊斯蘭學校來進一步傳播伊斯蘭教。他依照伊斯蘭法,禁止了酒精、煙草和歌舞,同時他建立一個保障寡婦和孤兒生活的社會福利系統。一條反對奢侈的伊斯蘭禁令驅使阿赫馬杜下令停止建立杰內大清真寺,同時他還命令未來建立的清真寺要降低高度并去除一切裝潢和宣禮塔。
帝國最偉大的成就之一就是發布了一個用于管理內尼日爾三角洲地區的牧民和農業社區的法典。
在1825年,阿赫馬杜·洛博征服了廷巴克圖。他死于1845年,并把對帝國的統治轉讓給了他的兒子阿赫馬杜二世。阿赫馬杜二世則把王位傳給了他的兒子阿赫馬杜三世。
在1862年,圖庫洛爾帝國的統治者哈迪·烏瑪·塔爾從他的新占領地塞古著手進行了一次對馬西納的進攻。在一系列血腥的戰役后,他于3月16攻入哈姆拉達希,并穩定了當地的局勢。阿赫馬杜三世被抓獲然后被殺死。盡管阿赫馬杜三世的兄弟巴·洛博進行了短暫的抵抗,但是這次破壞著實標志著馬西納帝國的終結。
【更多精彩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地球生物與人類文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