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發布首批“中國消費名品名單”。
云門酒業成功躋身“中國消費名品成長企業”,成為山東唯一入選白酒企業。
這不僅是對云門踐行“品質+品牌”戰略的肯定,更彰顯了云門作為北方醬酒創領者、高端魯酒引領者的實力與擔當。
榮膺“中國消費名品成長企業”背后,是文化賦能力、產品品質力、品牌影響力的多維度展現。今天,就讓我們尋著云門背后的千年酒脈,探究品牌破圈的文化密碼。
青州,古九州之一。歷史上曾長期作為山東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為云門醬酒的孕育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在山東省博物館中,珍藏著一件出土自古青州地區北辛文化時期的“陶觚”。這件7000年前的酒器,與后來青州蘇埠屯商代墓葬中出土的亞醜“青銅觚”遙相呼應。
兩者雖相隔3000年歲月,器型卻十分相似,不僅印證了青州地區釀酒文明的源遠流長,更成為云門酒業追溯中國酒文化源頭的重要依據。
青州美酒自古聞名。南朝劉義慶所著的《世說新語》中,有主簿辯酒的故事:“好者謂‘青州從事’,惡者謂‘平原督郵’”,生動記錄了當時人們對美酒的贊譽。
至唐宋時期,皮日休、歐陽修、范仲淹、蘇軾、李清照等文豪大家,皆將青州從事融入自己的詩詞中,揮筆寫下山河錦繡。在傳世的詩篇中,與青州從事有關的高達29首。如今,這也成為云門酒業正致力傳承發揚的超級品牌。
03
北魏青州益都人賈思勰所著《齊民要術》,詳細記載了1500年前青州地區的“造神曲法”、“梁米酒法”等釀酒技藝,這些技法在青州民間代代相傳。
1948年人民政府整合民間作坊成立“膠濟專釀公司青州實驗酒廠”時所采用的釀酒工藝,以及1973年改良后的云門大曲醬香工藝,仍與《齊民要術》中的諸多釀酒法保持著傳承性與代際性,這也為研究中國醬酒技藝提供了重要線索。
未來,云門酒業將以“中國消費名品成長企業”為新起點,充分挖掘云門文化、產區特色和獨特工藝,持續提升品牌競爭力與行業影響力,以向消費者提供高質量產品和高品質服務為指引,積極投身中國酒業高質量發展新征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