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代建成為房地產行業繞不開的話題,行業已從“藍海”進入了“紅海”。
這些代建項目多處于二三線城市,一線城市卻很少見。
從代建滲透率來看,二三線城市最高的時候突破了8%,而同期一線城市只有1%左右。
一線城市代建項目多位于非核心區,且“可遇不可求”,再加上代建入局門檻高,一線城市代建幾乎已被頭部企業“壟斷”。
也不是沒有機會。
如果要在一線城市尋求代建機遇,可率先考慮廣州。除了商品住宅外,一線城市很多公建配套類的政府代建機遇值得深挖。
一線城市代建比例大幅低于其他城市。
CRIC統計了32個城市2021年至2025年一季度開盤項目,過去四年一線城市新開盤項目中代建占比不足1%。而行業平均值是2.4%。
2024年是代建滲透率最高的一年,而這一年二三線城市已突破8%,一線城市只有1.25%,其中廣州和北京滲透率較高,滲透率超過了1%,不過與無錫、蘇州等代建發展較快的城市相對比仍然有較大的差距。
而到了2025年一季度,一線城市新開盤項目中代建項目為零,二線、三四線城市代建滲透率分別為4.1%、3.8%。
當前代建需求重點并不在一線城市,而是在核心二線城市。一線城市零星的代建項目主要分布在核心城區以外的剛需項目。
一線城市代建空間較小,主要是作為代建主要力量的城投公司在一線城市拿地并非主流。
CRIC統計了2021年至2025年一季度,四個一線城市城投公司拿地的占比,北京城投拿地持續占比低于40%,最高也僅有34%;上海、廣州城投拿地占比呈現下降趨勢;深圳城投拿地占比在一線城市中最高,但主要是由于深圳含宅地塊出讓較少、且其中較多租賃用房地塊成交導致。
實際上,一線城市土地資源相對稀缺,尤其是2025年以來為保持土地市場的穩定持續出讓優質地塊,頭部國央企拿地和自主開發的意愿進一步增強。
而且代建市場入局門檻較高,代建企業以頭部企業為主,如綠城管理等。在一線城市這樣市場基本面較強、但代建機遇較少的城市中,中小代建企業或新入局的代建企業要獲取項目的難度較大。
一線城市整體市場韌性足,區域和板塊市場熱度依舊分化,核心區域改善項目銷售火熱,但郊區項目去化十分低迷。結合一線城市城投拿地分布可以看出,在核心區域吸附下,短期開發意愿會持續保持低位,進而影響代建需求。
城投在一線城市拿地占比本來就低,這些項目中有72%位于郊區。
其中,北京、上海和深圳城投拿地都主要分布于郊區,尤其上海和北京城投拿地位于郊區的比例分別高達85%和74%,企業承接代建項目時更需要警惕市場內部分化的風險。
廣州的城投拿地分布于市區和郊區的比例分別為56%和44%,同時廣州也是四個一線城市中代建滲透率最高的一個,在四個一線城市中,廣州的代建行業發展前景相對較好。
整體來看,一線城市代建可遇不可求,頭部企業代建溢價能力強,但相應的門檻也更高。
CRIC整理了部分目前周邊有在售項目的代建項目進行對比,代建項目與周邊項目相比,價格相對偏高,上浮范圍從2%至53%。
大多數一線代建項目近一年成交優于其周邊項目,尤其是部分溢價較高的項目銷售也不差,其中代建公司的運營力、品牌力、產品力對項目有一定的加成作用。而對于中小代建企業來說要達成同樣效果或許需要更高的成本,尤其是當前整體大環境弱復蘇狀態下,中小企業在一線城市進行代建或將面臨更高的競爭壓力。
代建項目在一線城市的滲透率仍會長期低于平均水平,由于代建機會較少進而競爭會更為激烈、中小企業獲取項目的門檻依舊較高。且一線城市代建有一定的難度,代建項目主要位于非核心區域,在承接代建項目時需謹慎評估周邊市場情況,更重要的是,需要依靠企業的口碑和產品力等實力加持,提升項目的溢價能力和去化速度。在商品住宅的代建以外,一線城市還有很多公建配套類的政府代建機會值得挖掘。
文章來源:丁祖昱評樓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