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喜歡趙孟頫的行書,不過徜徉在其眾多尺牘手札里頗覺為難,選什么好呢?如果是行書好手,當然可以直接上手趙氏手札,比如致民瞻十札等,取其性靈自在、揮灑自如,能抒行筆之妙。
如果是初學行書呢?那么,《閑居賦》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閑居賦》法度嚴謹,相對不可捉摸、更加自由的手札,它具有更清晰明了的書寫規范,更適合初學;而相對一些偏正式的書寫內容,它又多了幾分隨性,寫來變化豐富,美妙多姿。
與《閑居賦》作文者潘岳的情況相似,趙孟頫也是引起后世較大爭議的歷史人物之一。他本人一直徘徊在仕與隱的兩極中間,加之又是以舊王孫的身份出仕,故其心理之策負可想而知。他平生常為進退之身不由已而苦惱,趙孟頫的此種內疚愧作之情,實在是一種難以排遣并且相伴終身的客觀存在。他書寫《閑居賦》,實際上就是希望能夠借助書法的力量,一定程序上調和或緩解內心的矛盾和不安,使得自己的心宇獲得片時的寧靜。此作筆意安閑,氣韻清新,通篇行楷結合,方圓兼備,體態優雅,也體現出趙氏書法藝術書卷氣和富貴氣。
此作無年款,但從書法上考察,應是晚年所書,為趙孟頫上乘之作。卷末有清曹溶題跋。
趙孟頫《閑居賦》局部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閑居賦》縱38厘米,橫248.3厘米。書西晉著名文學家潘岳《閑居賦》一首,56行,凡627字,款署子昂。
《閑居賦》是西晉文學家潘岳所作。前人似頗有微詞,如金代著名詩人元好問《論詩三十首》云:心畫心聲總失真,文章寧復見為人?高情千古《閑居賦》,爭信安仁拜路塵。聯系史書記載來看,元好問對作者與作品關系的論述,還是較為客觀的。
圖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