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看看新聞消息,賴清德在上臺滿周年接受臺媒專訪時,以所謂“大公司并購小公司”類比兩岸統一。這種“新鮮”說辭在島內騙了不少流量,甚至有人解讀,此番說法是否代表賴清德認為:“兩岸統一可以談,關鍵看大陸如何開條件?”這與特朗普有關中美貿易達成共識“有利統一”的說辭有沒有聯系?賴清德是不是因為來自美方的壓力而在兩岸上“急轉彎”?事實上,賴清德在同一次專訪中還提出“四不一相信”的謬論,包括胡謅什么“臺灣問題不是兩岸之間的問題,是全世界的問題”。
昨天是5月20日,臺灣地區領導人賴清德就職滿一周年。一年來,賴清德及其執政團隊在推進“臺獨”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不斷接近、試圖碰觸大陸《反分裂國家法》所規定的采取非和平方式處理臺灣問題的要件。大陸方面先后三次出重手,對“臺獨”分裂勢力進行遏制與懲戒。第一次懲戒,由賴清德2024年5月20日就職講話引發;第二次懲戒,由賴清德2024年10月10日的講話引發;第三次懲戒,由賴清德的“拒統17條”引發。
中國臺灣(資料圖)
馬英九20日發表演講時說,賴清德上任已經一年了,去年原本希望他可以讓臺灣從此更加團結穩定,“但是一年下來,我們都失望了”,只看到“復議”“罷免”“內斗”這些負面動作不斷上演,“這讓人十分痛心”。馬英九批評道,賴清德就任后在兩岸問題上的系列荒誕動作,除了傷害兩岸人民感情,又明顯造成兩岸關系更緊張。他呼吁賴清德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恢復與大陸的各項往來,以確保人民的安全、福祉與權益。
但需要清楚地是,臺灣地區本就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值得注意的是,在中美日內瓦會談結束后,特朗普突然提到了“統一”,嚇得賴清德連忙澄清,這也揭示了一個事實:想靠美國“謀獨”,癡心妄想。另外,自賴清德上任以來,臺灣地區經濟已深受“倚美”政策拖累,2024年對大陸出口同比下降18%,給臺灣地區的民眾帶來了實質性傷害。據臺灣《聯合報》的最新民調顯示,臺灣民眾對賴清德的滿意度僅為37%,不滿意度則高達53%,越來越多的臺灣民眾認清了賴清德的真實面目。
特朗普(資料圖)
就在賴清德對我們叫板的時候,有三記重拳直接打到了賴清德的臉上。一個是賴清德的政治導師洪奇昌,他直接要求賴清德謹言慎行,不要成為特朗普眼中的“麻煩制造者”。二是韓國也給了賴清德一個措手不及。韓國總統候選人李在明談及臺灣問題時,明確表示,韓國不應卷入臺灣問題,中國大陸和臺灣打不打仗,跟韓國沒有任何關系?三是我祖國大陸也直接攤牌了。國臺辦發言人陳斌華在第四屆中國新聞發言人論壇上,明確對外表示,說“臺獨”翻不了天,成不了事。
中國臺灣(資料圖)
此外,第四屆中國新聞發言人論壇17日在北京舉行。論壇期間,國務院臺辦發言人陳斌華圍繞新聞發布相關話題,接受了總臺央視記者的專訪。他表示,“臺獨”是對臺海和平穩定最大的現實威脅,也是激發兩岸民眾對立對抗的一個禍根亂源。作為國務院臺辦發言人,首先要在反對“臺獨”、制止“臺獨”冒險行徑上要有嚴正的立場。在近期國務院臺辦發布的內容中,揭批“臺獨”挑釁行徑、揭批外來干涉的比重都在增加。要讓臺灣民眾充分認識到“臺獨”的危害性、危險性,同時也要展現我們的統一的自信。
有分析認為,賴清德在上任即將滿一周年、中美就經貿問題取得實質性進展之際,拋出這樣的論述,表明其依舊在推進“臺獨”進程。不管民進黨怎么說,“臺獨”始終得不到國際主流承認,美國等西方國家雖然嘴上講“支持臺灣”,但并不代表他們會在關鍵時刻為“臺獨”出頭。大陸的態度更是證明,統一是歷史進程,不會因為某些言論就放棄;“臺獨”翻不了天,也注定成不了事。在這個前提下,臺當局若繼續“臺獨”進程,結局只能是越來越邊緣化,而任何試圖靠外力維持現狀的做法,最終也難以持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