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5月17日,賴清德找一檔采訪節目里拋出了一個堪稱炸裂的“兩岸統一條件論”。
按照他的說法,臺灣和大陸相當于是小公司和大公司,大公司想收購小公司,得先提出自己的條件。
對于賴清德的這一“兩岸統一條件論”,國臺辦在不到24小時內直接用10個字進行了回應。
那么將“獨”貫徹到底的賴清德,為何會突然提出兩岸統一條件了?國臺辦對于他的觀點又是怎樣回應的?
賴清德談統一
5月17日,賴清德在接受采訪時突然一改常態,提出了自己對兩岸統一的看法,他將兩岸關系比作“大公司并購小公司”,聲稱大陸是“大公司”,臺灣是“小公司”,并且他表示如果要談統一,必須在“對等”的前提下進行。
作為一個將“獨”貫徹到底的人,賴清德的這一表態讓人十分驚訝, 畢竟他的這番“兩岸統一條件論”從表面上看似乎為兩岸關系的改善帶來了一絲可能。
但我們要是深究的話,會發現這老小子的這番話藏著多個目的,甚至完全可以說是一場政治算計,目的還是為了“獨”。
先來說說賴清德當前的處境,其所處的民進黨在隨著兩岸實力差距的不斷拉大后,島內的綠營在兩岸議題上愈發心虛,甚至有不少人開始對“臺獨”前景產生疑問。
在這種情況下,賴清德不得不改變策略,拋出“對等合并”這一論調,這樣一來,就能讓他的支持者認為臺灣在兩岸關系中還有“討價還價”的資本。
也就是說,賴清德的“兩岸統一條件論”,是為了穩定自己在島內的基本盤,尤其是在他面臨罷免去前提下,賴清德需要其他事情轉移公眾注意力。
除了這方面因素外,他提出的“對等”論調,實際上是在為其“臺獨”理念提供一個遮羞布,試圖在國際社會上為自己的“臺獨”言論爭取更多的輿論支持。
隨著中國綜合實力的不斷增強,臺灣的外交范圍在不斷縮小,而賴清德此時提出“兩岸統一條件論”,無非是想在國際上獲得“承認”和“支持”。
通過這種荒誕的比喻,賴清德就成功將臺灣和中國當做成了兩個獨立的主體,而這樣顯然是與一個中國原則相違背的,所以說他的這一言論,其實就是在為分裂制造輿論空間。
當然還有最后一點,那就是前不久特朗普在接受采訪時公開稱這次中美在日內瓦的和談,有助于中國統一大業的進行。
看到自己背后最大的靠山都放話了,賴清德也不敢再明目張膽的當挑梁小丑,所以他發出的這番言論,也有向特朗普表態的意思。
事實上,當前臺灣島內的政治生態非常亂,尤其是島內的政治環境一直受到民粹主義和極端主義的影響下,各方對臺灣地區領導人的爭奪非常的激烈。
就拿2024年臺灣選取來說,當時與賴清德競爭的一共有三位,最后賴清德成功勝出,當然這不知道他的“蔡姐”有沒有幫忙。
但是從賴清德就職之后,其“臺獨”手段可以說是層出不窮,先是“兩國論”,又是“四不一相信”,接著又將漢族成為其他民族,現在又提出所謂的“兩岸統一條件論”。
其種種做法,無一不體現“臺獨”主張,但這并不代表島內多數民眾的利益,在臺灣民眾中,真正支持“臺獨”的人始終是少數。
大多數臺灣人深知,兩岸同屬一個中國,這是無法改變的事實,穩定的兩岸關系才符合臺灣的根本利益。
因此,賴清德的“臺獨”言論,雖然通過各種宣傳手段擴展支持,但始終未能得到大多數臺灣民眾的認同。
在賴清德的背后,除了綠營極端支持者,更多的是一些盲目支持民進黨的人群,他們受到政治洗腦,忽視兩岸之間千絲萬縷的歷史聯系。
賴清德將兩岸關系看作兩者平等的關系,這一說法顯然脫離了現實,在臺灣的歷史上,臺灣與大陸的聯系根深蒂固,無論是政治、經濟還是文化,都有著不可分割的緊密聯系。
很多臺灣人心知肚明,和平穩定的兩岸關系才是他們所期望的,而不是通過極端的“臺獨”言論來破壞這一局面。
所以賴清德現在提出的“兩岸統一條件論”,實際上就是其在島內日益加劇的政治斗爭中,努力尋找著自己的立足點的一種手段。
要知道在賴清德上臺之后,民眾對其不滿情緒不斷上升、島內經濟的發展也陷入停滯狀態,所以賴清德妄圖通過言論來轉移焦點,穩住自己的支持群體。
國臺辦10字回應
在賴清德的“兩岸統一條件論”發出不到24小時,國臺辦的發言人陳斌華就用一句“臺獨翻不了天,成不了事”進行了回應。
雖然僅僅只有十個字,但卻充分表達出了大陸對“臺獨”零容忍的堅定立場,同時也能看出大陸并沒有上賴清德的當。
一句翻不了天”,證明了臺獨勢力再如何作威作福,如何竭力渲染“臺獨”氛圍,都無法改變臺灣是中國一部分的事實。
無論臺獨勢力如何肆意張揚,面對強大的國家實力和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意志,他們的分裂圖謀注定無法成功。
至于“成不了事”則明確表示,任何企圖分裂國家的行為,都是死路一條,歷史將會審判這些破壞國家統一的行動,人民的唾棄將會成為分裂者的結局。
所以這句話不僅僅是對賴清德“兩岸統一條件論”的批駁,更是向島內外所有“臺獨分子”發出的警告。
當然這對于島內民眾來說,也算是一顆“定心丸”,讓那些希望兩岸統一、渴望和平的民眾感受到安心。
同時也是向國際上表明態度:臺灣問題是中國的內政,外部勢力不得干預,臺獨的行為不僅違背國際法,也沖擊了國際秩序。
臺灣回歸祖國,已經是不可阻擋的歷史進程,從歷史上來說,臺灣作為中國的一部分,承載著和大陸一樣的歷史使命。
而賴清德等臺獨分子的言論和行為,不僅傷害了兩岸人民的感情,更破壞了臺海的和平與穩定,但兩岸統一是大勢所趨,賴清德等臺獨分子的行為無疑是在螳臂當車。
好在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如今島內對賴清德的反對聲音越來越大,根據最新的民調數據顯示,島內民眾對賴清德的不滿度已經高達55%。
這證明賴清德等臺獨分子的主張如今已經在島內失去了廣泛的支持,加上現在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開始認同一個中國原則,支持兩岸統一,賴清德等臺獨分子在國際社會中也愈加孤立。
對于這種現狀,臺灣民眾也應該清醒地認識到,臺獨之路早已沒有出路,只有統一才是光明的前途。
臺灣與大陸同根同源,兩岸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和文化聯系,統一后,臺灣不僅能在祖國的懷抱中獲得更好的發展機遇,還能共享國家發展的成果。
信息來源: 將兩岸統一比作“公司并購”?賴清德以商業話術包裝“臺獨” 臺海網2025-05-20 國務院臺辦發言人陳斌華答記者問 極目新聞 2025-05-19 國臺辦:民進黨當局任何勾連外部勢力謀“獨”的圖謀都注定失敗 東南網2025-05-20 賴清德執政一周年民調亮紅燈 倒行逆施終被民意反噬! 臺海網2025-05-19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