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希漢和周璇的第一胎是一對雙胞胎女兒,若是在和平年代出生,兩個小姑娘可可愛愛,可惜姐妹倆出生在了硝煙彌漫的抗戰戰場上。
周希漢從一個莽漢,成了會照顧人的“細心女人”。結婚前,周希漢對比他小10來歲的妻子,就像對待小妹妹一樣,常常遷就、放任周璇的個性。哪怕同志們對他有了微詞,他也不在乎。
周璇不姓周,是在抗戰反“掃蕩”的時候改的,意思就是和敵人周旋。她的原名叫柴英。
周璇參加革命后,積極向上。那時,陳賡為部下說媒,把周希漢介紹給周璇。兩人并非一見鐘情,起碼周璇不是。不過,在陳賡的強勢撮合下,兩人還是結了婚。
周璇當了母親以后,周希漢對她更是百般疼愛,有人說,周希漢從此有了一個重要的弱點。盡管周希漢軍中事務繁忙,但只要閑下來,他就要伺候妻子。
兩個孩子長得一模一樣,為了區分開,周希漢給孩子們的手腕上,系了兩根不同顏色的線繩。考慮到周璇照顧孩子勞累,周希漢化身超級奶爸,樂此不疲地哄兩個娃。在戰場上,沒見那個父親,有周希漢如此上心!
兩個孩子的名字,是周希漢取的。分別取自他和妻子老家“省的簡稱”,姐姐叫周鄂,妹妹叫周晉。沒曾想,兩個孩子最終的命運卻是如此之苦。
鮮有人知,當年張祖諒將軍的第一個孩子,也是那個時候夭折的。
1942年,面對日本鬼子的“大掃蕩”,時任386旅的參謀長周希漢、政治部主任張祖諒挑起了迎戰重擔。因為當時旅長王近山、政委劉忠都未到職。周、張兩人都是老紅軍,雖然配合機會不多,但卻相當默契。
5月,日軍出動7千多人,對386旅的駐地實施合圍。周希漢利用熟悉地形,以及群眾基礎等優勢,同敵人周旋,并連續三次跳出鬼子設下的伏擊圈。當部隊整合的時候,周希漢和張祖諒發現,他倆的老婆都不在隊伍里。
周希漢不顧阻攔,堅持要去尋找老婆,張祖諒也表示要同去。兩位首長只帶著一個警衛排就出發了。后來,找到人后,周璇和王華表示,兩人和隊伍走散后,就混在了鄉親們中間。因為長期做地方黨的機關工作,絲毫沒有害怕。倒是兩位首長嚇得不輕。
那時候,周璇和王華都懷孕了。王華后來生產時是難產,加上情況危急,孩子出生不久就去世了。
而周璇的雙胞胎女兒剛過滿月,敵人的新一輪“掃蕩”又開始了。
此時,386旅已經改稱“太岳二分區”,周希漢任副司令員,他帶著部隊和鬼子在山里兜圈子。可幾天后,周希漢卻接到了一個噩耗,大女兒周鄂死了。周希漢趕到妻子身邊后,才了解了事情的原委。
由于鬼子兵追得緊,周璇在部隊短暫休息中,只來得及喂了小女兒周晉。等部隊甩掉鬼子兵,回到營地后,周璇才發現孩子被餓死了。夫妻倆都很難過,周希漢親手挖了墳墓,用一個小木板做了匣子當作孩子的棺材。
埋葬了孩子以后,周希漢來不及悲傷,因為“掃蕩”還沒結束,鬼子兵只是暫時沒跟上來,但并未撤走。
幾天后,周希漢剛和日本小股部隊交完手,回到機關看妻子時,發現小女兒也死了。原來,周璇跟著機關夜間急行軍,翻越山頂的時候,裹在小孩身上的小被子不知何時被大風刮跑了。當周璇發覺不對勁兒時,孩子已經凍僵了。
周璇大喊著叫來了醫生,醫生忙碌了好一陣子,還是沒把孩子救活。周希漢原本要責罵妻子,問她為什么沒有好好地保護孩子?但是話到嘴邊,卻又咽了回去。他知道,妻子只會比他更加難過。
因為是一對雙胞胎姐妹,周希漢決定把兩個孩子合葬在一起。盡管是有迷信說法,孩子們死后不孤單,但這也表達了周希漢對兩個孩子的疼愛。可是,等他來到大女兒的墓地,卻發現墓被鬼子兵給挖開了,裹著孩子的小被子也被扔出去了,孩子的尸體暴露在外面。
周希漢氣憤不已,他真心想把鬼子兵的心剖開,看看究竟有多黑!不過,他也感到慶幸,多虧當初沒有在墓碑上寫他和妻子的名字,否則孩子的尸體也將得不到安定,甚至比現在的情況更加糟糕。
周希漢把兩個孩子埋葬了以后,擔心鬼子兵再破壞,便把墓碑也埋在了地下。兩個女兒是周希漢的“軟肋”,他甘愿在女兒們面前當細心的奶爸。但惡毒的鬼子兵,把這份美好毀滅了。
從此,周希漢和鬼子兵不僅有國仇,也有了家恨。
周希漢和周璇后來又生育了5個孩子,4子1女。對于幾個孩子,周希漢都會給他們講兩個姐姐的故事,讓他們記住歷史,今后要好好學習,報效祖國,不能讓兩個姐姐和老百姓們的血白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