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E逛吃指數
據文化和旅游部的數據顯示,2025年“五一”期間,全國國內出游3.14億人次,同比增長6.4%。值得關注的是,傳統歷史街區在文旅復蘇中展現強勁動能,一些街區瞬間開啟了“人從眾”模式。那么,究竟哪條老街最擁擠呢?
經濟觀察報政研院聯合高德云圖發布的《2025SAE逛吃指數之“老街”八方客》顯示,在全國32個重點城市116條歷史文化街區中,南昌萬壽宮歷史文化街區以10人/平方米的客流密度超越上海外灘、南京西路等一線城市核心商圈,成為本年度最"擁擠"的街區地標。
踏入南昌萬壽宮歷史文化街區,可以喝江西茶,嘗江西辣,欣賞一場音樂劇或脫口秀,這是在南昌最City的漫步路線。在古街深巷中,游客還可以體驗非遺項目,贛發繡的細膩、洪洲茶藝的優雅、豫章刻瓷的精湛。
排在第二位的是云南昆明南強街街區,街道于清代初期,人口密度達8.4人/平方米。南強街是昆明市民的“深夜食堂”,更是游客們探尋云南風味的絕佳去處。這里匯聚了眾多異域美食與地道的云南風味。漫步在南強街,翻漿豆腐讓人回味無窮,美食與夜色交織,構成了一幅充滿煙火氣的昆明夜景圖。
從這兩條密度最高的街區,我們可以感知這樣的一個規律,這些老街多形成于明清時期,其街巷的肌理和尺度,還基本維持著原有的格局。南昌萬壽宮街區形成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保留著“三街五巷”的街區風貌,包括45棟晚清贛派民居歷史建筑。昆明南強街一帶,在清朝初期駐軍練武和舉行閱兵儀式的地方,清朝中期逐漸演化為珠寶、首飾等交易場所,到百年前的1926年逐漸成形。
從明清時代傳承和延續下來的老街區,街巷尺度一般較為窄小,因為當時的街道只通行馬車和行人,街道往往是以“兩輛馬車可會車”的功能要求來規劃的。因此,越“老”的老街,往往街巷越窄,而這樣的尺度,其實是人們逛街游興最舒適的尺度。
近代以來,當汽車成為主要的交通工具,街道的尺度不斷加寬加大,城市就此大比例膨脹,向著更高更寬更大一路絕塵,在高樓、寬馬路和大廣場的比照之下,城市顯得巍峨宏大,而人也就變得渺小了起來。
免責聲明: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供參考、交流,不構成任何建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