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報訊(記者 金朝力 實習生 蘆春陽)5月22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規范涉企行政執法專項行動開展情況。
市場監管總局市場稽查專員嵇小靈在會上表示,治理涉企亂收費是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活力的重要舉措。當前部分領域的亂收費問題仍然存在,一些單位憑借優勢地位違規收費屢禁不止。部分電子政府平臺隱性收費問題也比較突出。今年將堅持長短結合、標本兼治,從4個方面深化整治。
一是深化專項行動,靶向攻堅重點領域。嚴查政府部門及下屬單位擅自設立收費項目、超標準收費、轉嫁審批成本等違規行為;整治行業協會商會利用行政影響力強制收費問題;強化陸路、海運口岸等交通物流領域收費監管;對水電氣暖等行業收費問題開展"回頭看",確保整改徹底。
二是強化源頭治理,嚴把政策合規審查關。全面清理存量涉企收費政策,對不合規收費項目,應廢盡廢、應調盡調,并及時更新收費目錄清單。同時,嚴格開展新政策的合規審查,杜絕違規收費政策"帶病"出臺,從制度層面筑牢風險防線,切實維護企業的合法權益。
三是創新智慧監管,提升治理效能。加快涉企收費監測平臺建設,發揮監測點數據采集的優勢,及時發現潛在風險問題。同時,我們將強化部門協同,建立問題線索共享和快速處置機制,推動跨領域聯合治理。
四是完善長效機制,強化法治保障。積極推動《價格法》的修訂,加快出臺《涉企收費違法違規行為處理辦法》,明確法律責任、提高違法成本,以制度剛性震懾違規收費行為,構建常態化的監管法規體系。
司法部副部長胡衛列強調,就這次政府系統開展規范涉企執法專項行動而言,就是要嚴格履行好行政執法監督職能,來強化行政執法監督的剛性,也就是說要充分運用好法律法規和政策性文件賦予的,包括各級政府、各級司法行政機關,還有政府工作部門的相關監督職能和各項監督手段,加強對執法突出問題的監督,提高監督的精準性、有效性,切實解決執法人員不依法履職,該嚴不嚴、該管不管、該罰不罰等問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