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蔣肖斌)5月21日,“明文化”課程實踐現場會,在北京明十三陵景區舉辦。活動以“以文化人,以史啟智”為主題,為傳統文化進校園提供鮮活樣本。
北京市昌平區十三陵中心小學開發的“明文化”跨學科主題課程,以明朝歷史為脈絡,整合科技、藝術、體育、文學等多學科,形成“奇幻之旅”“大明印象”“百草園”“文墨飄香”“科技創想”“計量古今”6個核心課程,旨在打破學科壁壘、連接生活實踐,培養學生解決問題與傳承文化的綜合素養。
課程創新采用“項目式學習”模式。例如,在?“大明印象”課程?上,學生通過研究明朝服飾花紋、官服補子圖案,設計出系列文創產品;“科技創想”課程則聯動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等單位,引導學生探索古代科技成就與現代社會的融合路徑。
“大明印象”課程?上,學生們設計的文創產品。十三陵中心小學供圖
十三陵中心小學黨支部書記、校長安翠翠表示,本次展示既是階段性成果總結,更是課程優化的新起點。未來,學校將進一步細化課程體系、加強教師梯隊建設,持續挖掘地域文化資源,讓“明文化”課程成為學生涵養家國情懷、提升核心素養的重要載體。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