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省長羅東川捏著面團拉拉面、演示“拉面穿針”的視頻火了。
這是5月19日,第15個中國旅游日之際,羅東川在2025青海文化旅游節同與會嘉賓參觀青海文化旅游成果展示,給大家現場“露了一手”,并自稱是青海的“拉面代言人”。他還熱情地發出邀請:誠邀海內外賓朋走進大美青海,開啟一場生態文明之旅、文化尋根之旅和文明進階之旅,共享生態旅游盛宴,共創高質量發展美好未來。
次日,俞敏洪社交賬號也發布了其與羅東川和其他嘉賓一起打卡拉面展臺、體驗拉面手藝的視頻,并配文“拉面好吃不好學”,引發網友對青海拉面的持續關注和熱議。
(網絡視頻截圖)
(網絡視頻截圖)
“拉面”被寫入青海省政府工作報告
一個“隱藏的現實”是,很多城市的拉面店,都是青海人開的。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1月31日,青海省戶籍拉面人在全國開店數量已達3萬多家,主要分布在以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為重點的337個城市。
2025年5月19日,青海文化旅游節在西寧開幕,工作人員現場制作青海拉面。 新華社記者 齊芷玥 攝
青海拉面作為青海特色產業,不僅帶動了青海人外出打工創業,帶動了貧困縣的脫貧致富,也培育了“本穆青海牦牛拉面”“四千年喇家青海拉面”“艾麥爾”等上百個子品牌。
值得一提的是,“拉面”一詞還被寫入了青海省 2025 年政府工作報告。報告中肯定了拉面產業的就業帶動作用,青海拉面產業數字化等平臺陸續建成。
作為省長,羅東川對青海拉面產業的發展也頗為關注。今年 4 月,羅東川在黃南藏族自治州尖扎縣、海東市循化撒拉族自治縣調研時,視察了拉面產業智慧平臺。他在循化縣青海拉面產業展示館聽取青海拉面產業發展情況匯報時,要求有關地區和部門主動作為,做好全過程服務和全要素保障,提高全產業鏈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水平。隨后,羅東川還通過拉面產業智慧平臺與省外經營戶視頻連線,詢問生產經營和在外生活情況,祝福他們的生意越來越紅火,勉勵青海“拉面人”持續做大做優做強,用勤勞的雙手和精湛的技藝,更好帶動青海拉面自主品牌走出去。
南都記者關注到,近年來,青海拉面在“出海”方面也有諸多嘗試。2023年10月,青海發布了《青海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促進青海拉面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文件,鼓勵支持拉面人拓展國際市場,打造青海拉面海外品牌店。
政策加持下,青海拉面已遍及多個國家,成為青海的一張國際名片。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1月31日,國外拉面店數量72家,主要分布在馬來西亞、阿爾及利亞、柬埔寨、泰國等35個國家和地區。2024年,實現經營性收入200億元、利潤55億元、從業人員工資性收入80多億元,分別較2023年增加20億元、5億元、4億元,增幅分別為10%、10%、5%。
青海帶著拉面組團出省推介帶熱文旅經濟
青海拉面出圈走紅的同時,也成為帶動青海文旅的一張名片。2025年1月至4月,青海省接待游客1350萬人次,同比增長22.7%,旅游總花費114億元,同比增長21%。“五一”假期,全省接待游客344.37萬人次,同比增長10.2%,旅游總花費14.6億元,同比增長9%。
其中,西寧入境游市場表現亮眼,在線旅游平臺對五一旅游出行的監測報告顯示,今年西寧五一假期入境游增長191%。截至4月16日,西寧機票訂單量同比去年增長79%,入境游訂單量同比增長191%。
2025年3月,“2025青海—香港經貿交流合作活動”進一步深化兩地飲食及文旅交流,青海拉面與香港美心集團達成戰略合作,助力青海食材進軍國際市場。
這背后是飲食與文旅的聯動。就在今年2月,青海省代表團赴香港考察交流。羅東川表示,青海作為“中華水塔”“三江之源”,是生態資源的寶庫,更是高質量發展的熱土;香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超級聯系人”和“超級增值人”的角色無可替代,是青海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和平臺。
羅東川呼吁,希望青港兩地進一步完善常態化交流合作機制,持續加強經貿往來,促進更多港企關注青海、投資青海,加快構建交流合作新格局,推動兩地交流合作再上新臺階,攜手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作出更大貢獻。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也稱,隨著西寧市成為內地赴港澳“個人游”城市之一,加上西寧與香港的直飛航線已重新開通,將進一步推動青港兩地的人文交流。香港會繼續深化與青海在經貿、文化旅游和青年發展等多方面的交流合作。
南都記者王瑋 發自北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