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菁小姐”獎
是由胡菁儀發起的文學獎項
總獎金池10,000元
本屆“菁小姐”面向主題是廠礦文化
側重青年創作力、文本實驗性、獨立精神的寫作實踐
尤重文本中的邊緣性表達、創新寫作理念與思想深度
人類已踏入算法時代,回望來路,中國工業文明的跨越本質是“壓縮現代性”的暴力實現,但其代價則沉淀在幾億工人的群體性創傷與階級消解中。作為計劃經濟時代特殊的地理單元,廠礦既非傳統城市的有機組成,亦非鄉土社會的自然延伸。這些曾以生產生活一體化為特征的空間載體,如今被時代列車甩出軌道,所有的廠礦都如孤島飛地般存在,給人一種“社會廢墟”之感,恰成為廠礦子弟代際命運的鏡像投射。正如霍布斯鮑姆在《工業與帝國》中強調的,工業化的真正代價藏在“車間的噪音、礦井的粉塵、女工的抽泣”里,當一個文明試圖用一代人的時間跨越三個世紀的工業文明時,必須警惕在效率至上的狂奔中,讓最廣大的勞動者陷入"效率"與"人性"的永恒悖論。
筆者的童年記憶定格于完全集體化的廠礦大院,那里形成了一個自給自足的微型社會:從職工醫院到子弟學校,從工人俱樂部到家屬大院。三代廠礦人見證著從"單位辦社會"到市場化轉型的劇烈變遷,父輩"從搖籃到墳墓"的保障體系與子代"離散出走"的生存現實形成鮮明對照——他們既失去傳統共同體的庇護,又難以在后工業社會建立穩固意義坐標,最終淪為時代裂變中的"無根者"。由于父輩經驗與子代的認知隔絕,以及制度承諾與生存現實斷裂,他們的成長既不同于被城市化吞噬的鄉土經驗,也區別于都市新移民的流動敘事。因此無論是階級躍遷還是滑落,廠礦子輩的成長都需要與當下的社會、文化和權力持續對話中塑造自己的新身份,以重新連接居住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及其與歷史的關系。
發起首屆「廠礦題材」文學獎的動力,其一是對已消失的空間和精神塑造方式的記錄:我將自己二十幾年來在廠礦地區的經驗轉化為創作實踐,可鼓勵更多寫作者參與廠礦文化主題的創作——這是一個具有特殊意義的寫作議題,創作實質上是對久遠記憶的回溯與理解。其二是基于廠礦敘事的歷史構建:那些非生命的空間、物體,都需要我們敘述其歷史與消逝,這就是我們作為最后一代廠礦人的文化使命。
首獎(一名,獎金10000元)
評委團隊通過以刊助評的方式,從提交的作品中篩選出優秀的作品,并在獲得作者的授權后,編入首屆“菁小姐”文學獎出版刊物中。
稿件征集將在發布即日啟動。
首屆“菁小姐”文學獎評委名單(按姓名首字母排序):
編委負責從投稿中選擇作品,每個評委有5票,可以投給一部作品,也可以投給不同作品。
匯總投票,得票最多的作品獲獎。
評審分廠礦主題小說、詩歌、散文3個組別。
·小說、散文單篇不少于6000字,詩歌不少于150行;
·小說、散文每部不超過5萬字;
·參評作品須為獨立創作的原創作品,且沒獲過其他獎項、未曾發表和出版;
·每人每個組別限投1部或1篇,謝絕與廠礦主題無關的作品。
來稿要求原創,作者必須保證擁有該作品的著作權。若有侵權行為,來稿人承擔一切法律后果。
截稿日期:2026年3月30日
征稿郵箱:JingyiHuuu@outlook.com
來稿請注明“菁小姐”投稿字樣,將文檔附在附件中,請勿在正文中粘貼。
胡菁儀,b.1998 上海香地藝術中心執行館長、策展人、藝術撰稿人。
作為新生代藝術生態的積極建構者,她以多維實踐介入當代藝術系統的演進脈絡。其學術研究與策展實踐著力于記憶考古與未來想象的雙重維度,將消失的生產現場轉化為可感知的時空膠囊,精準錨定藝術現實與代際浪潮的交匯地帶,構建起連接集體記憶與當代經驗的敘事場域。
陳年喜,陜西丹鳳縣人,1970年人。。出版詩集兩部,散文集四部,部分作品被譯為英法文。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寫作,有散文詩歌評論等作品散見《人民文學》《詩刊》《中國作家》《花城》等,曾獲第八屆《花城》文學獎,第二屆《芙蓉》文學獎,首屆歐陽山文學獎等。從1999至2015從事礦山專業爆破工作,北漂,南下,浪跡人間?,F為自由寫作者。
曾受邀參與《朗讀者》等節目錄制,給無數努力生活的普通人給予力量。
董良,藝術家、出版人、制片人。1983年出生于山東莘縣,西安美術學院攝影專業畢業,先后擔任后浪出版公司藝術圖書總監、中國民族攝影藝術出版社攝影編輯部主任?,F為直接攝影藝術檔案館館長。參與策劃、制作的圖書有《王兵:鐵西區》《霍克尼論攝影》《天域黃山》《發現薇薇安·梅耶》《一次:圖片和故事》《毛以后的中國:1976-1983》和“影像文叢”系列,其策劃并設計制作的攝影、電影和藝術類圖書已逾百本。
顧桃,滿族,紀錄片導演。1970 年出生于內蒙古呼倫貝爾,內蒙古青年電影周創始人,世界游牧影展發起人,從2005 年開始紀錄片創作,以“關注北方少數民族在當下社會的生存狀況,精神狀態”為主題,拍攝了《敖魯古雅·敖魯古雅……》《神·翳》《雨果的假期》《犴達罕》等民族題材的紀錄片。
2020 年開始拍攝《薩滿地圖》《中國獨立導演地圖》。出版《憂傷的馴鹿國》《敖魯古雅》《邊地記事》。
康良,果皮書店主理人、果皮書店天才寫作獎發起人,著有詩集《招昏令》。[果皮書店]創立于2020 年7 月,是一個以詩意為驅動的獨立文藝廠牌,致力于挖掘和拓展中文詩與獨立文學的價值。
梁琛,建筑師、藝術家。1987年生于遼寧丹東,2011年畢業于吉林建筑工程學院,獲建筑學學士。2011—2015年工作于直向建筑,任理事;作為項目建筑師完成阿那亞三聯海邊圖書館(“孤獨圖書館”)。2017年開始獨立建筑與藝術實踐,成立工作室阿萊夫時空研究所(www.aleph-liangchen.com)建筑代表作品:眾方紀;曾在A4美術館,外交公寓12號舉辦個展;曾在北京山中天藝術中心策劃展覽《從安東到丹東》,上海OCAT 策劃展覽《空間規訓》。
在建筑和藝術的雙重實踐中,梁琛關注一個確定集合(具體概念、物體、空間等)在時間上長時段、多時段、大尺度的流變與時空積累。自2013年開始,梁琛在對家鄉遼寧丹東長時段、多時段的觀察研究與自我分析中層層推進,構建起他創作的起點和源泉?;诮陙碓诘|、額爾古納、新疆等地豐富的地方文化研究和建筑實踐,梁琛亦發起了以藝術、建筑、人類學等跨學科研究為基礎的“邊界計劃”。聚焦于知識生成與交換之前沿的邊境地帶,他試圖以跨學科的視角管窺更為廣闊復雜的文化、歷史、語言和社會心理的邊界。
“菁小姐”獎,是由胡菁儀發起的文學獎項,側重青年創作力、文本實驗性、獨立精神的寫作實踐,尤重文本中的邊緣性表達、創新寫作理念與思想深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