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素材均來自權威媒體,已在文末標注。無不良引導,請悉知!
五月剛過半,編輯部接連傳噩耗,已有3名編輯去世,均為女性,最小的僅41歲,有人曾編輯過《十萬個為什么》。
5月21日,《時代建筑》公眾號發布訃告,稱:
同濟大學城市與建筑規劃學院《時代建筑》雜志主編助理戴春去世,享年56歲。
公開資料顯示:
戴春作為一名博士生,加入同濟大學已有22個春秋。
作為一名資深編輯及助理,她為推動中國當代建筑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看著編輯戴春的去世,不免讓人想到又一個人——她就是編輯張莉。
作為一名中國人民大學書包資料中心社會編輯部的副編審編輯,
同為博士學歷,年輕美麗的告知女性張莉在工作崗位上的表現也一樣突出。
一直以來,張莉就一人身兼三職,
長期負責《復印報刊資料·社會學》《復印報刊資料·青少年導刊》《社會學文摘》三本期刊的編輯工作。
看著年輕生命的消逝,中國人民大學在訃告中將對張莉的表現進行了濃縮評價:
高度責任感、敬業精神,精心雕琢每一篇稿件,
致力于提升期刊質量,推動了社會學及相關學科的發展。
回望編輯張莉的一生,可謂短暫又燦爛。
看著那扎眼的因病醫治無效死亡通告,對比她年僅41歲的年齡,又怎能不叫人動容?
但讓人惋惜的生命,又何止編輯戴春和張莉兩人呢?
早在5月初時,網絡就傳出編輯周晴去世的消息。
這一年,她只有57歲。
或許,你不一定知道編輯周晴是誰,但你肯定讀過她編輯的書。
除了參與編輯過《女生賈梅全傳》《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全集》《十萬個為什么》外。
還獨立出版了《小女孩的大理想》《藍色心事》《像雪蓮一樣綻放》《你長大的背影》等諸多暢銷書籍。
周晴說:
只有童年的書才能記住,只有童年讀的書才能對人產生深刻的影響。
所以,小時候讀的書,某種程度上塑造了你今后的路程。
她希望:
能發揮文學的功效,讓好的書成為時代思潮的引領。
再遠大的理想,在短暫的生命面前,都顯得蒼白無力。
但再遠大的理想,在短暫的生命面前,都顯得蒼白無力。
一代童年人記憶里的優秀編輯周晴,就這樣將生命定格在了57歲。
看著這么多優秀編輯接二連三去世的消息,再看她們并不很大的年紀,著實令人惋惜。
這才5月過半,已經有三名女性編輯離世,最小的僅有41歲。
在文化強國建設中,你覺得編輯這一崗位的工作壓力大嗎?
在你印象里,有哪些對你影響深刻的作家編輯嗎?
信源一:澎湃新聞2025.5.21《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時代建筑》雜志主編助理戴春病逝,享年56歲》
信源二:京報網2025-05-21《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社會編輯部張莉逝世,享年41歲》
信源三:光明網2025-05-06《周晴因病醫治無效離世,年僅57歲》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