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王勇 編輯/趙乾坤】
村戲嘹亮、非遺多姿、賽事火熱……近年來,貴州省銅仁市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下稱:印江縣)用最質樸的泥土,叩響文化自信與鄉村振興的時代強音。從田間到舞臺,從村寨到京城,印江“村戲”以“草根文化”為支點,撬動了文旅深度融合的新格局,讓傳統藝術煥發出時代光彩。
5月20日,印江縣在京舉行文旅推介活動,印江縣縣委書記秦會剛表示,印江縣肩負著“深化文旅體融合,打造‘多彩貴州’文旅新品牌”的重大使命。目前正著力將印江建設成為令人“心曠神怡、心馳神往”的旅游熱地和“全業融創”的產業高地。
一臺“村戲”,唱響文旅高質融合發展序曲
在印江文旅推介會現場,觀察者網看到,一群身著土家族盛裝的演員和非遺傳承人,踩著的鼓點翩然起舞,他們手中的紅傘翻飛如蝶;極具神秘色彩的儺戲宛如自遠古而來的無字史詩;土家族姑娘“哭嫁”的場景感染力十足……與其說這是一場演出,不如說這是在展現印江土家族苗族先民們流傳下來的真實生活場景。
印江儺戲觀察者網
“村戲”不僅是印江的文化盛宴,更是當地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印江縣副縣長田姣對觀察者網介紹,“‘村戲’承載著印江的歷史記憶與民俗風情。印江的‘村戲’種類很多,花燈戲、非遺儺堂戲、民俗戲曲等等。”
“從去年底到今年5月中旬,大概半年多時間,相關視頻全網播放量突破了6.5億人次,話題瀏覽量達5.3億次,這種‘流量奇跡’背后,是‘村戲’對文旅產業的深度撬動。” 田姣說,“我們還有很多非遺手工項目如扎染、古法造紙等,來自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的游客都能夠參與體驗。”
近年來,印江將傳統文化轉化為“看得見、摸得著”的場景,吸引了大量海內外游客,特色文創及農產品銷售額同比大幅增長。 “在印江,游客既能看戲,又能吃喝玩樂,還能欣賞絕美的梵凈山風光。” 田姣介紹道,“在游客消費方面,2025年第一季度同比去年增長了30%左右。今年以來,印江縣僅梵凈山西線就接待游客6萬余人次,實現旅游收入約25億元。除了國內游客,還有來自德國、加拿大等外籍友人到印江旅行打卡。”
擺下擂臺,傳統文化在同臺“PK”中被活化
印江縣地處梵凈山西麓,有土家族、苗族等28個少數民族在此聚居,東西南北文化差異較為明顯,民俗和非遺文化十分豐富。
針對非遺的傳承、保護與利用,田姣說,“印江縣有市級非遺六種、縣級非遺二十多種。近年來我們不遺余力地將遺落在民間的文化挖掘出來,進行整理、包裝,做成文創產品,比如紅紙傘、小掛飾、書簽、扎染服裝等,然后推向市場,受到游客的廣泛好評和喜愛,尤其是在一些‘村戲’活動現場,地攤上的非遺文創商品經常被游客搶購一空。”
印江扎染觀察者網
在旅游吸引力層面,“村戲擂臺賽”是當之無愧的“流量之王”。田姣介紹,擂臺賽以鎮為單位,各自從民族文化里挖掘素材編排歌、戲、舞、雜耍等曲目,進行同臺PK,通過五輪對決一爭高下。“這樣的場面常常引來難以計數的游客圍觀,現場觀眾大飽眼福的同時,歡呼聲此起彼伏。”
以“擂臺”為形,以文化為魂,印江縣廣泛挖掘鄉村人才,鼓勵村民自愿報名參與表演,各村鎮自行編排競演曲目,展現出印江縣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無限魅力。田姣說,“以前都是專業演員表演,現在完全是本地老百姓踴躍參與,包括我們的非遺傳承人上臺表演,不僅圓了自己的夢,也把最真實最原始的民族文化展示、傳承下來,得到了來自四面八方游客的認可和點贊。”
“鄉”當好耍,“文體旅融合在這里肉眼可見”
在印江縣文旅宣傳冊上,印有“梵凈西游記·印江有好戲”、“鄉”當好耍等宣傳語,這也是該縣“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生動體現。“除此之外,印江縣還通過一場場民間體育賽事激發了游客互動參與的熱情,像羽毛球賽、籃球賽、自行車挑戰賽以及梵凈山登山比賽等等,這些活動非常受大家歡迎,所有人都可以報名參加。”田姣說,“除了常規賽事外,我們還會在一些大眾賽事中融入屬于本地文化特色的東西,為大家提供互動式、沉浸式體驗,無論是否參與比賽,游客都能找到可以休閑玩樂的方式。文體旅融合在這里肉眼可見。”
梵凈山印江文旅
相關資料顯示,5月11日,“梵凈西游記·印江有好戲”2025年第一屆梵凈山西線“登山見未來”登高賽火熱開啟,來自全國各地的選手沿著千年古道奔向云霧繚繞的梵凈山巔,這場集體育競技、文化體驗、生態旅游于一體的活動吸引了1500余人參與。
“梵凈山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山,也是我國五大佛教名山之一,2018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田姣介紹,梵凈山登高賽讓選手們在征服云端賽道的同時,盡情領略梵凈山的壯美風光和沿途的歷史文化遺跡,將蒼翠群峰、千年古剎盡收眼底,實現了體育競技與生態旅游、文化體驗的完美結合。
近年來,印江積極探索“文化+”“體育+”模式,讓文化的魅力、體育的活力、旅游的潛力充分交融。“除了自然風光、非遺文化、體育活動,我們還有紅色文化、古樹文化、茶文化等。”田姣說,未來,我們將持續推進文旅融合,在傳承和保護地方文化的同時,進一步增進本地群眾與家鄉、游客與印江情感上的交流、文化上的互動;創新布局周邊旅游和文化業態,不斷在旅游服務質量提升、旅游產品開發、旅游消費模式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推動旅游綜合效益實現更大提升。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