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段時間的母親節,我們發起了一次關于#媽媽的名字的征集,想從名字開始,聽聽她們的故事。在后臺,我們收到了很多讀者來信。長長的文字中有愛,有心疼,有托舉的故事,還有無盡的思念。
在信中,我們看到媽媽們的名字有像“珍”“梅”“云”這樣蘊含了珍貴、堅毅、美好寓意的字,有像“若生”這樣暗含著“希望她像男生一樣”的字,也有一些媽媽選擇主動給自己改名字,一個自己想要的名字。看完媽媽們名字背后的人生故事,我想說她們活得比名字更閃亮。
(圖/《我的阿勒泰》)
以下是我們整理出的部分投稿,從名字開始,真正地靠近她,理解她,讀懂她。
找回屬于她的名字
@ QUINO FURI
我媽名字是捧女,聽起來有點怪。她回憶說當年在鄉下,外公撇下她和兩歲的弟弟去追求愛情,當時只給她取了“捧”這個小名。后來上戶口親戚說是個女孩,于是加了個女字。外婆去世后,媽媽就拉扯著弟弟一路走來,所以她對每個家人都有過度的保護欲。小時候的我總是覺得不自由,越長大卻越心疼她。
@九月八的夏
她是“美”字的輩分,本來姥爺給她取名“美娥”,嫦娥的娥。在她中學時代的某一天,她聽叔叔“得意”地說:“你要一輩子仰望你的妹妹,因為你的妹妹是‘美月’,嫦娥望月啊,哈哈。”那一刻,她打心底里覺得不爽。后來她主動找到村委會改了自己的名字。“所以我現在是芝麻開花節節高的‘芝’”。我至今記得她帶著倔強、傲嬌的小表情給我講述了這個故事。
@芷慧
媽媽身份證的名字是素麗,她是一位專業的財務管理人員。媽媽本該和三個弟弟一樣從“樹”字輩,但她的名字被改成了更符合女孩氣質的素麗。媽媽在70歲時,將她的微信名稱改為了樹立。她說,這是她最開始的名字,也是她想要的名字。
(圖/《好東西》)
@大夢
王秀蓮這個名字原本是媽媽從小生活的村子里婦女主任的名字。媽媽出生后不久姥姥就去世了,不識字的姥爺給媽媽起了一個賤名:丑兒。長到七八歲,周圍的小朋友都去上學了,媽媽也想去上學,但姥爺不同意,認為女孩子讀不讀書無所謂,反正將來是要嫁出去的。媽媽跟著村里赤腳醫生的女兒一起去報名上學,老師問起她的名字,她就想起了村里人喊婦女主任“王秀蓮”,這個名字耳熟能詳,恰好自己也姓王,就脫口而出:“我叫王秀蓮。”從此,王秀蓮就成了媽媽的學名,一直伴隨她上學、工作、結婚、生子、退休。
一個人,也活成了一個春天
我的媽媽,叫孟獻美;我的媽媽,也叫孟艷輝。一個是生我的媽媽,一個是養我的媽媽。我對親媽是復雜的,她的話語難聽又短淺,每次見面都要大吵一通。我雖然很討厭她,但我還是希望她是快樂的。那個時代的女性本就很苦,每次對她的指責只會增加她的痛苦,所以我沉默著。養我的媽媽是個很厲害的女性,她一個人撐起一個家,還能帶著我看世界。我在她們的肩膀上看世界,看新時代的女性。祝她們節日快樂!
@彩虹糖
我媽媽叫金永相。她是個特別務實的人,平時勤儉節約,心靈手巧。小時候集市上好看的衣服貴,舍不得買,回家媽媽用心研究就能做出同款來,同學們都很羨慕,甚至借我的衣服按照樣子做一樣的。米色小襯衣、藍色繡花連衣裙、粉紅色西服套裝等都是美好的回憶!
@丫丫
媽媽的網名叫“蹲行俠”,顧名思義,是蹲著在地上行走的“俠”。我媽媽是一個重度殘疾人,她雙下肢癱瘓,不能站立和行走。她是兒麻患者,在依靠輪椅代步的同時,還學會了在地上蹲行。蹲行俠這個稱謂,是媽媽作為殘疾人幫教隊成員,去監獄時她的警官朋友對她的贊譽。媽媽蹲行去監獄幫教已經堅持23年。媽媽正視自己的蹲行,還驕傲地予以自己“俠”,令我敬佩。
(圖/《我的阿勒泰》)
@小飛俠
郭若生。媽媽說,外公給她取這個像男生一樣的名字,是希望她像男生一樣剛強,成為家里的頂梁柱。而她的前半生,事實也如此,家里家外的大小事都離不開她忙碌的身影,還有忙碌后的疲憊和煩躁。但這幾年沒有家事煩擾的媽媽卻在不知不覺中,變得性子柔軟起來,整個人活得圓潤通透,有著一股子可愛勁兒。電視劇《我的阿勒泰》里蒙古老阿媽對裹著大棉衣的張鳳俠說“再顛簸的生活,也要閃亮地過啊”,就像我媽,每天都會提前搭配好第二天要穿的衣服,每天下樓買菜,我媽都會從頭到腳精心收拾一番。在我爸走以后,家里只有她一個人住,但她并沒有因為獨居而凌亂、懶散,反而把家收拾得更加整潔、溫暖。就這樣,一個人,也活成了一個春天。
她在自己有限的認知里,盡可能地托舉我
@南有樛木
我的媽媽叫李春華。還有六個月,媽媽就走了六年了。她以她的離開,讓我更靠近她,理解她,也更愛她。物質匱乏的年代,媽媽盡自己所能,讓我們知道了水果硬糖的甜,紅色頭扎紗巾的美,一方手帕包著的櫻桃的珍貴,以及那個陽光如此和煦的六一的早上,第一次喝到的汽水的味道。
@六六
媽媽的名字是“妮頭”。小時候跟媽媽一起去姥姥家時,那里的長輩會喊媽媽“小頭”。不是頭小的意思,“妮頭”意為丫頭片子,一個非常隨意甚至有些胡亂起的名。所以,我想媽媽肯定是在原生家庭不被重視的女孩。 媽媽性格爽利,干事利落,十三四歲起即開始從事農業勞動,用我們老家的話說是“干農活的好把式”。在農業這條媽媽熟悉和熟練的賽道里,她常常給我一種力量感。這時的她會展現出十二分的利索和自信。但媽媽也有不自信的時候。比如我帶她去逛街時,她會不太好意思試衣服,試到好看的衣服、被我瘋狂夸贊時,會有些羞澀。
(圖/《苦盡柑來遇見你》)
我感謝媽媽成為我的媽媽,感謝她在自己有限的認知里盡可能地給予我的托舉。我們家經濟并不富裕,但媽媽給我留下了一筆非常豐厚的精神遺產。未來我或許會有妻子、媽媽這些身份,也或許沒有。無論新增什么社會身份,我首先是我自己。因為,我是被媽媽那樣用心呵護養大的女兒啊!媽媽寶貴的精神財富教會我人就應該率性勇敢,開心時大笑,不快時大喊,珍惜糧食,好好吃飯,好好生活。
@她和兒子在一起就會很開心
我媽媽的名字叫章麗華。她的前半生很簡單,我出生后到初中,她就在村里做來料加工;我到鎮上讀書,她跟著到我學校成了食堂阿姨;我去了縣城讀書,她就跟著到縣城找了份保潔的工作,一直到干到現在。她太有韌性了。現在她跟不上我,我也還沒能回去。她出不來縣城,我仍在城市打拼。
@琳琳
我的母親叫何永平。沒有和母親討論過為什么叫永平,我想應該有永遠平安的寓意吧。我的母親尊重我,傾聽我的聲音,接受我的想法。她理解我,不否定、不打壓我的野心。她給予我這世間最無私最高貴的感情,我經由她看到了這個世界,對這個世界產生了無盡的探索欲。在真實的人生和絕對的生命力面前,虛構的一切都太脆弱了,真實的人生和絕對的生命力成為了這個時代的稀缺資源。我慶幸母親培養了我這樣的性格。和母親無數次深度交流后的滿足感,在太多時刻給予了我無限的勇氣與自信。在愛里長大的小孩,迷路也會像旅行。
臨近畢業季,各種焦慮隨之而來。沒有選擇考研的我一直在找工作,當然結果也是十有八九不如意。而母親卻一直和我站在一起解決問題,耐心寬慰我。但即便如此,我們也避免不了有起沖突的時候。每當情緒上頭,感覺自己變成了一個刺猬,言語時常也會刺痛母親。冷靜后,我才感受到母愛的真正偉大——即使孩子變成了炸彈,她也會選擇抱緊。
我們收集到的媽媽的名字遠遠不只這些,受限于篇幅,我們選取了以上12位媽媽的故事予以展示。在更多的名字背后,她們滾燙的、炙熱的青春,都真實地流淌在時光長河里。當我回看她的一生,那些被折疊的歲月里,分明藏著與我相似的成長紋路。她給予的生命和陪伴最終都成為了我生活中的溫潤底色。在那個名字背后,是一位又一位與時光赤手相搏的普通母親。
感謝讀者們對于這次話題的投稿,祝愿天下所有的媽媽們身體健康,萬事順遂。
策劃 阿晨、啟濤
運營 鹽浴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