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作為方大重慶航空城項目的重要子項目,瑞航(重慶)航空發動機維修基地二期開始樁基施工,正式進入廠房建設施工階段。
據了解,這是繼去年4月遼寧方大集團(以下簡稱“方大集團”)與重慶市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后,方大重慶航空城項目落地的又一重要成果。
2024年4月,重慶市委書記袁家軍宣布建設方大重慶航空城項目,總投資逾千億元。次月,方大航空國際總部在重慶揭牌成立。
此后,方大海航航空發動機維修基地項目-瑞航(重慶)航空發動機維修基地簽約落戶重慶。
據了解,該項目計劃在3年內總投資約38億元,建設全國領先、世界一流的CFM56和LEAP系列航空發動機(用于空客A320、波音737機型)維修基地,建成立足中國、面向亞太、輻射歐美的航空發動機維修能力,推動重慶航空產業鏈全面升級。
據了解,在瑞航(重慶)航空發動機維修基地一期已經建成投用。該項目建設從破土動工到正式投用歷時不到半年,工期至少提前了兩個月。
據介紹,4月25日,在重慶江北國際機場西翼海航E2機庫內,重慶首架被拆解的飛機正在進行飛機發動機的拆卸工作。4個小時后,位于西部科學城重慶高新區的瑞航(重慶)航空發動機維修基地簽收了這顆“心臟”,它將在這里經過進一步拆解和維修、翻新,并取得適航認證后,再次煥發新生。
這也標志著重慶正式躋身全國第七個具備全鏈條航發維修能力的城市,項目推進迎來重大進展。
據了解,瑞航(重慶)航空發動機維修基地項目位于西永綜合保稅區,是方大集團與重慶市政府戰略合作的一部分。項目建成后,將有力填補西南地區發動機維修產業空白。
瑞航發維整體項目共分三期建設,目前二期已啟動建設,預計2026年投用,預計3年內的項目總投資額約為38億元,累計計劃招引航空領域專業技術人員不少于400人,維修發動機臺數預計將超1500臺。
據介紹,整體項目預計在2030年左右達到年產百億級的生產規模,打造OEM(原始設備制造商)授權航空發動機維修和研發平臺,培養一批航空領域高素質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助力重慶市航空產業鏈升級。
瑞航(重慶)航空發動機維修基地二期廠房建設規劃圖。
除了發動機維修產業,方大集團在重慶已初步構建起集客運樞紐、航空維修、飛行培訓、航空物流等為一體的航空產業版圖。
據了解,其客運項目在渝運力投放達53架,計劃年底增至70架;海航航空集團旗下航司開通運營重慶重慶至河內、重慶至曼谷,重慶至阿姆斯特丹等三條貨運項目,助力重慶實現國際貨郵運輸“空空中轉”能力;海南航空與航空培訓機構CAE合作建設的航空培訓基地已正式投用;飛機租賃項目已在渝落地5宗租賃業務;飛機維修項目已取得145維修許可證并啟動C檢業務。
此外,圍繞重慶低空經濟發展機遇的無人機項目也正在各大高校巡回招聘,預計每年面向碩博群體提供500個高精尖就業崗位。
據方大重慶航空城項目負責人徐軍介紹,以上這些布局對于助力重慶吸引先進材料、電子信息技術、高端智造等制造業產業的聚集將發揮積極作用,也將進一步助力重慶形成完整的航空產業鏈。
“未來五年,在項目建設的帶動下,預計將撬動逾千億元各類戰略投資入渝,2030年最大可實現年產值3500余億元,新增直接就業近2.5萬人。”徐軍表示。
方大集團作為重慶建設航空產業鏈的“鏈主”企業,在吸引產業集聚方面的“野心”并非止步于此。
據了解,方大集團在2024年12月成功競得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65%的舉辦者權益,并以此為背景,積極踐行“健康中國”戰略在重慶推進大健康產業布局。
據了解,方大集團為響應重慶市“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戰略號召,制定了方大重慶航空城“12341”計劃,包括打造1個世界級企業總部和2個客貨運航空國際樞紐,引進3條臨空經濟產業鏈,補齊4個創新型產業,新建1個新興食品產業。
當前,重慶正以方大重慶航空城為支點,做大做強飛機維修產業、完善航空產業鏈條,串聯“一帶一路”與西部陸海新通道,構建起“天上有無人機、地上有通航網、產業有集群”的立體發展格局,國際航空門戶樞紐建設目標正全面有序展開。
來源:重科城微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