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1斤豆子排空一身痰濕,消囊腫很強勢,小滿后夏至前每天煮一煮,全身氣血都順了!
小滿至夏至是自然界陽氣升發至鼎盛的關鍵階段,中醫認為此時"天人相應",人體陽氣亦隨之浮越于表。若素體脾虛肝郁,此時易因濕熱裹挾、氣機郁滯,痰瘀互結便易形成卵巢囊腫。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味藥——赤小豆,用好散囊消瘤不手軟。自己在家就能做,簡單好用還便宜!
赤小豆桃仁飲
材料:赤小豆、桃仁(破瘀)
做法:
赤小豆冷水浸泡3小時(激活利水之性),桃仁打碎,與赤小豆同入砂鍋,加1200ml清水,大火煮沸后轉小火慢燉1小時,濾渣取汁,分早晚兩次溫服。
方解:
赤小豆:《本草綱目》載其"行津液,利小便",專攻下焦濕熱,疏通水道
桃仁:《神農本草經》謂其"主瘀血血閉",破血行瘀而不傷正
二者相伍,一清濕熱之源,一逐瘀血之根,契合卵巢囊腫"痰瘀互結"的核心病機
去年也是這個時節,接診的一位卵巢囊腫患者,王女士,38歲,B超查出右側卵巢囊腫4.2cm,有備孕需求,選擇中藥調理。主訴:下腹隱痛伴月經夾血塊。患者自述小滿后貪食冷飲,連續熬夜加班后出現帶下增多、色黃質稠,下腹墜脹如物抵,經行乳房脹痛。
四診:面色晦暗,舌紫暗苔黃膩,脈弦滑。訴平素易怒,經前乳脹,大便黏滯。
辨證:肝郁氣滯、濕熱瘀阻型癥瘕(卵巢囊腫)
治則:疏肝理氣、清熱利濕、活血消癥
根據她的情況,以逍遙散合桂枝茯苓丸加減開方:
柴胡、白芍(疏肝柔肝)茯苓、澤瀉(利濕化濁)桂枝、桃仁(溫通化瘀)赤芍、丹皮(涼血散瘀)炙甘草(調和諸藥)
加減運用:
下腹刺痛明顯者,加三棱、莪術(破血消癥)
帶下色黃者,加黃柏、椿皮(清熱燥濕)
并讓她搭配上述食療方共同調理。
服藥14劑后,下腹墜脹感減輕,帶下轉清,連續治療2個月經周期,B超復查囊腫縮小至2.1cm。
隨著醫學技術的進步,世上的不治之癥卻多了起來,如囊腫、肌瘤類疾病,許多醫生傾向于手術治療,但復發率很高,費用也高。通過這個案例我想告訴大家:世上沒有治不好的病,只有不會治的醫生。#中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