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網
初夏時節,中江縣太安鎮鳳凰村的山梁上,漫山遍野的青脆李樹郁郁蔥蔥,層層疊疊的枝葉間,青澀的果實綴滿枝頭,宛如一幅生機勃勃的田園畫卷。果園內,村民們穿梭忙碌,正專注地對青脆李進行疏果作業,精心呵護每一株果樹,為即將到來的秋季豐收夯實根基。
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關鍵。近年來,中江縣太安鎮錨定群眾增收致富的核心目標,立足本土資源稟賦,深入挖掘發展潛力,將培育農業特色產業作為推動鄉村振興的“主引擎”,全力書寫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增綠的時代答卷。而鳳凰村,正是這場鄉村振興實踐中的生動縮影與典型范例。
往昔的鳳凰村,不過是萬千普通村落中的一員。為打破發展困局,帶領村民走上致富路,村“兩委”主動作為,積極探索產業發展新路徑。從嘗試種植高粱到栽種青菜,一次次探索雖歷經波折、效益不佳,卻從未動搖鳳凰村發展產業的決心。
通過深入調研與分析,鳳凰村發現自身以坡地為主的地形,加之獨特的氣候、肥沃的土壤和充足的光照條件,極為適宜李子產業發展。2017年,在太安鎮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鳳凰村毅然踏上青脆李產業發展之路,開啟了鄉村振興的新篇章。
鳳凰村黨支部書記李玉明介紹,為推進青脆李產業規模化發展,村里以村委會的名義流轉部分村民土地,同時對山腰、山梁上的荒地進行開墾拓荒,成功整理出300余畝土地。在此基礎上,鳳凰村積極招商引資,成功引進茂縣水果專業合作社開展投資合作,創新采用“村委會+農戶+企業”的發展模式,規模化種植青脆李。
“我們每年都會從茂縣聘請專業技術人員,提供拉枝、剪枝、疏果等全方位技術指導。”李玉明介紹,“經過多年精心管護,近兩年,青脆李迎來初掛果期。”憑借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科學的種植管理,鳳凰村產出的青脆李果實飽滿、口感脆甜,品質上乘。每到采摘季,各地客商便紛至沓來,直接深入果園搶購。去年,鳳凰村青脆李收購價高達每斤5元,市場供不應求。今年,預計產量可達10萬斤左右,產值有望突破50萬元大關。
青脆李產業不僅結出了累累碩果,更成為村民增收致富的“搖錢樹”。目前,青脆李果園已吸納50余名村民就業,其中大多為村里的剩余勞動力。“現在不用背井離鄉外出打工,在家門口就能掙錢,還能照顧家人,日子越來越有盼頭了!”村民鄧素連激動地說。
據李玉明介紹,村民在果園務工年收入可達數千元,再加上土地流轉租金等收入,人均年收入已達13000元左右,切實實現了家門口就業增收。
在青脆李產業蓬勃發展的同時,鳳凰村持續拓展產業發展版圖。通過土地流轉、引進業主等方式,因地制宜發展蓮藕、芍藥、丹參等特色產業。如今,全村流轉土地近700畝,曾經以傳統農業為主的村落,正華麗蛻變為特色產業興旺的美麗鄉村。
產業的多元化發展,不僅拓寬了村民的增收渠道,也為鄉村注入了新的活力,一幅產業興、鄉村美、農民富的鄉村振興壯美畫卷正在鳳凰村徐徐展開。
談及未來發展規劃,李玉明信心滿滿:“下一步,我們計劃進一步擴大土地流轉規模,在品種引進和技術管理上實現科學化、規范化。同時,還將舉辦李子采摘節等豐富多彩的活動,以節為媒、以果會友,全方位宣傳推廣鳳凰村特色農產品,吸引更多游客走進鳳凰村,帶動更多村民增收致富,讓鄉村振興的步伐邁得更穩、更堅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