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云南“野菜大軍”中的一員,樹頭菜以其微苦回甘、消炎敗火的特點在“春日野菜季”的市場中享有一席之地。
每年3月初,是樹頭菜上市的黃金時節。忙碌了一個春天的北斗鄉梅花村鍋圈山自然村的村民們,終于能閑下來“復盤”一下今年的樹頭菜“成績”?!皠偵鲜械膬r格是60元一公斤,到后面也能賣到30元左右,畝產量100多公斤,產值能達到1000—3000元,今年的收入可不含糊呢!”村民茶紹鋮算著賬,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鍋圈山自然村雖規模不大,僅有30戶農戶、102位常住人口,但村民們充分利用村里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將樹頭菜培育成了鄉村振興的“綠色引擎”。
“剛開始種樹頭菜的時候,我心里也沒底,就怕辛辛苦苦種出來賣不出去。后來發現這樹頭菜的市場認可度越來越高,簡直是供不應求。我這膽子也就大了,開始大膽擴種?!辈杞B鋮笑著回憶道,從10畝到50畝,如今的茶紹鋮已然成為村里的種植示范戶。
在茶紹鋮等示范戶的帶動下,村里形成了“一戶帶多戶、多戶帶全村”的良好發展格局。不僅是鍋圈山村,其他自然村也加入到樹頭菜種植的行列中來,大家相互交流種植經驗,共同探討提高種植技術的方法。
目前,整個梅花村共發展了160戶樹頭菜種植戶,種植總面積更是突破了3000畝大關,年產值高達400余萬元。作為核心產區,鍋圈山自然村的樹頭菜種植更是集中連片,面積累計達1200畝。村里還精心培育出4戶像茶紹鋮這樣的規模種植示范戶,每戶種植規模約100畝,戶均年收入達到4萬元。
現在,茶紹鋮又有了新“點子”。為了拓寬銷售渠道,他緊跟時代潮流,借助短視頻平臺的東風,在抖音上發布視頻,展示樹頭菜的種植、采收過程和新鮮模樣。沒想到,這一招還真奏效,不少顧客看到視頻后,紛紛主動聯系收購,帶動了全村樹頭菜的銷售?!白铋_始那幾天,每天能賣出500多公斤呢!銷路肯定是不愁的,只要我們好好種,這棵山茅野菜就能變成了群眾增收致富的‘金苗苗’。”
云報全媒體記者 趙麗槐 永平縣融媒體中心 楊繼紅
責任編輯 劉自學
責任校對 易科彥
主編 嚴云
終審 編委 李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