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畢亞軍
談到避免內卷式惡性競爭,我們常常聽到防止低質量、低水平重復的說法。
但對當下中國經濟而言,更值得警惕的其實是:
高質量、高水平的重復。
什么是高質量、高水平重復?
就是這個技術、產業,它是高科技的,是新興的,是高質量的,高水平的,但只要有一個企業成功了,一大堆企業就扎堆進來,重復過來。
一個有技術含量的科技新興產業,也很快變成一個競爭激烈的紅海產業,繼而價格戰,輿論戰,各種手段都使出來,繼而內卷式惡性競爭,甚至產能和供給快速走向相對過剩。
一個朝陽產業也很快變成,產業企業都茍延殘喘的產業,大家都要死要活的,不賺錢。
為什么高質量、高水平更值得警惕呢?
因為,高質量、高水平的重復,更容易得到政府和政策的支持,且成本更大,浪費更大,破壞性更大。
它既浪費巨大社會資源,也毀掉產業的未來和經濟發展空間。
好不容易取得技術和產業突破,本來指望靠它拉動經濟,創造稅收和利潤,但重復,卻讓一切大打折扣。
我們在這方面是比較嚴峻的,光伏、鋰電、甚至新能源汽車,甚至芯片設計,幾乎都存在著這種情況。由此導致的一個局面就是:
太多的資本、人才,乃至政府和政策資源,被框在幾個得到突破的高質量賽道上兇猛扎堆,做出最多最好的東西賣給全世界卻不賺錢,但在另一些還沒突破的高質量賽道上,卻又是集體缺位不作為。
這其實是個悲哀。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云人物,讀韜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
如涉及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