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不少鄉親想把自家土地流轉出去賺點錢,或者承包別人的地搞種植養殖,可別以為簽個字就行!土地經營權流轉門道多,一不小心就踩坑。今天全國鄉村振興調研中心結合《農村土地承包法》,帶大家吃透 5大原則,守護咱的“土地錢袋子”!
根據《農村土地承包法》第38條,土地流轉必須嚴守這些底線:
自愿流轉,誰也不能強迫!
流轉土地全憑咱自己意愿,村里干部、親戚鄰居都不能逼你簽字。要是有人說“不流轉就斷水斷電”,這就違法!而且流轉的收益必須實打實進咱的腰包,任何組織都不能克扣。
土地姓“農”,用途不能變!
流轉后的土地只能用來種莊稼、搞養殖,不能蓋廠房、建住宅。前陣子隔壁村就有人把耕地改成停車場,結果被責令恢復原狀,還吃了罰款。
流轉期限,別超承包剩余期!
比如你家土地承包期到2030年,流轉給別人最多只能簽到2030年,多簽的部分不受法律保護。
接手的人,得懂農業!
受讓方必須有種地、養殖的能力或資質。要是碰到不懂農業的“外行”想承包,寧可先放一放,也別輕易答應,不然土地荒了,吃虧的還是咱。
本村人優先,鄉情也講法!
同樣條件下,本村村民流轉土地有優先權。比如有人出一樣的價格承包你家地,咱得先緊著本村鄉親,這既是法律規定,也是鄉里鄉親的情分。
土地流轉關系到咱的切身利益,千萬別圖省事隨便簽協議!遇到拿不準的地方,一定要咨詢村委會或法律人士。你家流轉過土地嗎?遇到過啥問題?評論區聊聊,咱們一起出主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