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工網
中工網訊 瓷坯表面泛著溫潤的青光,刻刀在職工手中輕盈游走,寥寥數刀便勾勒出一朵綻放的蓮花紋路……日前,在河北省石家莊市橋西區工人文化宮非遺工坊里,正在進行青瓷刻花體驗課,十余名職工俯身專注于手中的瓷坯,刀鋒與瓷體碰撞的細微聲響中,傳統技藝的細膩與匠心在現代職場人的指尖悄然復活?!耙郧坝X得非遺離自己很遠,現在親手刻制青瓷,才發現文化傳承就在觸手可及的地方?!甭毠だ钆颗e著初具刻花雛形的瓷瓶,目光中滿是對傳統工藝的驚嘆。
這生動的一幕,正是橋西區工人文化宮創新職工文化服務的真實寫照。在新時代職工精神文化需求多元化背景下,該文化宮通過打造“工韻雅集”“工韻樂活”“工韻藝彩”三大品牌,構建全鏈條職工文化服務體系,實現日均服務人次增長50%、職工滿意度達100%,探索出一條工人文化宮轉型升級的嶄新樣本。
此前,該文化宮面臨吸引力不足、陣地活力弱化等問題。為改變這一狀況,文化宮以“情感聯結”為突破口,用三大品牌串聯起文化浸潤、活力激發、精神凝聚鏈條。非遺工坊中,勞模、工匠手把手教授青瓷、扎染、剪紙等傳統技藝;健身場館推出拳擊、普拉提瑜伽等10余項定制課程;職工社團活動里,朗誦、戲曲、書法等課程豐富多樣,形成“月月有亮點、周周有體驗”的文化浸潤機制?!斑@里是自己可以觸摸文化、釋放壓力、找到同好的精神家園?!币晃粎⑴c非遺體驗的職工表示。
如何讓職工從“偶爾來”變為“常常來”?該文化宮的創新基于精準的需求洞察與體系化設計。通過大數據分析職工偏好,推出“基礎+定制”服務菜單:傳統節慶活動月月有主題,節氣雅集、國風體驗周周有互動;乒乓球俱樂部、太極拳課程年服務超萬人次;孵化職工朗誦社、宣講團等5個自治社團,讓職工從“參與者”變為“創造者”。此外,50場“職工大舞臺”送文化進基層活動,將勞模故事、工人戲曲等送到車間、工地,形成“行走在職工身邊的思政課堂”,講好工人故事,凝聚職工團結奮進的力量。
據悉,該文化宮傳統文化課程參與率達92%,職工自發社團數量逐年增長,構建了“專業指導+職工自治”的文化生態,使工人文化宮成為職工自己的精神領地。
目前,石家莊市橋西區工人文化宮的“傳統現代交融、服務治理并重”模式吸引全國各地工會組織參觀學習100余次,為全國公共文化服務陣地轉型升級提供了借鑒。談及未來發展,橋西區工人文化宮負責人表示:“我們將持續深化‘三韻’品牌建設,通過引入更多數字化服務手段,精準對接職工個性化需求,同時加強與高校、文化機構的合作,孵化更多高質量文化活動,讓工人文化宮始終成為職工精神文化生活的前沿陣地,在新時代繼續書寫工人文化建設的新篇章。”
(河北工人報記者高超 通訊員張力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