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微信改版,常有讀者朋友錯過文章更新
不錯過任何一篇精彩文章
◎掘金日本房產(ID:Japan_gold)| 掘金醬
降準又降息。
在早些時候的5月7日,央行行長潘功勝宣布,降準0.5個百分點,向市場提供長期流動性約1萬億元,并降低政策利率0.1個百分點。
而兩天前的5月20日,央行還緊跟著公布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1年期LPR為3.1%,5年期以上LPR為3.5%,均下調10個基點,創歷史新低。
面對5月份這一系列“雙降”的政策大禮包,是有人歡喜有人愁。
對于身負貸款的人,尤其是早幾年高位站崗貸款買了房的,面對債務都比房價高的現實,還款壓力能少一點是一點,流出市場的法拍房是能少一間是一間。
但對于明明什么都沒做,自己放銀行的存款利息就要腰砍的儲戶來說,怕是滋味不好受。
近期,多家銀行都將存款利率下調,四大行5年定存利率降至1.3%,1年定存利率也不足1%了。定存下調的同時,活期存款也紛紛下調,就連大額存單產品利率也降至“1字頭”,還輕易拿不到名額。
忘了之前在哪里看到過,說大部分中國人的資產只有兩樣:房子和存款。
那如今這兩類資產是怎樣的情況呢?
房貸利率經過幾輪下調之后,終于可以在3%左右徘徊,如果是公積金的房貸還能再低些,大概是在2.6%左右。
可即便如此,我們還是要認清楚一個事實,全國幾乎沒多少地方的房產租售比可以超過3%的,要是一二線城市的話,連達到2%都勉強。
說明很多人手中的房子,已經是一筆負動產了。
至于說存款,正如上面提到的,降至1%左右的區間,錢也幾乎不能“生錢”了。
說一句降息,其實是對儲蓄者的懲罰也不為過。
之前不太能理解,明明經濟環境不好,為什么上至銀行下至各類商業軟件,都變相慫恿著大家伙貸款消費?后來才明白,銀行或者各金融機構本身,近幾年支付利息的壓力變得越來越大。
只因存款的人和量,只增不減。
敢相信嗎?今年3月份,中國老百姓的存款已經突破了160萬億元,這個數字,比135萬億的GDP總量還高!
一個國家的民間存款,居然比其創造GDP總額還高,看上去是非常不可思議的。
這也是為什么央行要通過降準降息,來釋放萬億的資金流動性,畢竟這筆錢不管流向哪個行業,都能提振不少活力。
但話又說回來, 大家偏愛存款,說白了也是面臨著資產荒,買什么都不賺錢,而且看似還大起大落,只能按捺不動。
另一方面,儲蓄的本質是沒有安全感,除了想守住本金,也深知未來自身的養老、醫療、和教育都得靠存款來解決。
可是,即便把存款當作“最后的底氣”,這一蓄水池將來勢必只會越扎越緊,也是事實。
銀行近期的調整,或許只是一個開端。等到多年之后回顧今天,可能也只會覺得尋常,只不過那些悄然改變未來的布局,已經在督促著不同的人,走上不同的道路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