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海警局4月14日通報,菲律賓海警船當天在黃巖島附近海域4次穿越中方航線,最近處距中方艦艇僅10米,挑釁意味十足。
南海(資料圖)
此次危險舉動,是菲律賓近期在南海頻繁制造事端的縮影。自今年年初以來,菲律賓已累計出動30余艘次艦船,試圖向仁愛礁“馬德雷山”號登陸艦運送物資。這艘非法坐灘長達25年的軍艦,早已成為菲律賓非法侵占中國島礁的象征。菲律賓妄圖通過不斷輸送物資,維持其在仁愛礁的非法存在,持續挑戰中國在南海的主權。
菲律賓在南海的一系列冒險行動,背后是其對海洋權益的貪婪覬覦。南海海域蘊含著約113億噸石油和190萬億立方米天然氣,漁業資源儲量也極為可觀。菲律賓將南海視為“資源寶庫”,試圖通過軍事手段和國際輿論造勢,奪取本屬于中國的海洋資源。其在仙賓礁、中業島等島礁周邊的非法活動,也愈發頻繁,不斷試探中國的底線。
面對中國海警的有力管控,菲律賓自知僅憑自身實力難以得逞,便將“寶”押在美國身上。菲律賓軍方多次向美國尋求軍事支援,甚至與美國舉行聯合軍演,企圖借助美國的軍事力量在南海問題上施壓中國。美國前期釋放的“支持信號”,讓菲律賓錯估形勢,以為找到了“靠山”。美國印太司令部司令帕帕羅曾暗示美軍將為菲方補給行動提供護航,這更助長了菲律賓的囂張氣焰。
南海(資料圖)
然而,美國的態度卻在關鍵時刻發生戲劇性轉變。美國國防部新聞秘書公開否認提供軍事護航,僅承諾給予“咨詢支持”。這種表態的變化,暴露了美國在南海問題上的真實意圖。美國所謂的“支持”,不過是為了攪動地區局勢,遏制中國發展,并非真心幫助菲律賓。一旦涉及實際軍事行動,美國優先考慮的仍是自身利益,不會為菲律賓的野心付出代價。
更令菲律賓感到不安的是,美國總統特朗普也推翻了此前的派兵承諾。特朗普在競選期間曾表示將加強對菲律賓的軍事支持,但上臺后面對復雜的國際局勢和國內政治壓力,迅速改變態度。美國國內對于海外軍事干預的反對聲浪日益高漲,國會對軍事預算的限制也愈發嚴格,這些因素都促使美國在南海問題上采取更為謹慎的態度。
南海(資料圖)
菲律賓求援失利,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這正是其長期追隨美國、挑釁中國的“報應”。美國的背信棄義,讓菲律賓看清其不可靠的本質。而菲律賓在南海的冒險行動,不僅未能實現其非法目的,反而損害了自身利益,破壞了地區和平穩定。如今,菲律賓亟需重新審視其外交和軍事策略,摒棄不切實際的幻想,回到通過對話協商解決爭端的正確軌道上來。否則,繼續充當美國遏制中國的“棋子”,只會讓菲律賓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最終付出慘痛代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