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今年的國際博物館日的中國主會場設在北京大運河博物館(首都博物館東館),主會場開幕當天為我們呈現了一場重要特展——“‘中華文明起源’系列展之:看·見殷商”。這一特展聚集了來自全國28家考古文博單位的珍貴文物藏品338件(套),涉及甲骨、青銅器、陶器、玉器等,其中一級文物和重點文物超50件(套),全景式呈現殷商文化面貌、揭秘殷商文明密碼。展覽分為“有冊有典”“青銅高峰”“居中衍大”“式范后世”四個部分,從商王世系入手,進而展示殷商時期的生產、生活、社會組織與精神生活,最后展示殷商時期在中華文明起源過程中的歷史地位。
展覽現場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殷墟出土的一對青銅鸮尊和山東蘇埠屯出土的一對青銅亞丑鉞,實現了出土后時隔50年的首次聚首、同框展出。婦好墓是殷墟少數幾座未被盜掘的商代墓葬之一,數量巨大的陪葬品,尤其是其中的青銅器彰顯了墓主的身份。這對青銅鸮尊于1976年出土后,現分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和河南博物院,此次特展實現了這對“鸮尊兄弟”近50年的再次聚首。
展覽現場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商湯以武力推翻夏的統治,建立政權,自譽“吾甚武”,號曰“武王”。為增強戰力,代表其時最先進技術的金屬——青銅被用來打造武器,并主要用在武器的殺傷部分。殷商考古發現的青銅兵器揭示出更多的商代軍事征伐細節。這對亞丑鉞于1965年在青州蘇埠屯1號商墓出土,因造型和體量罕見,一件被調往北京,收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另一件收藏于山東博物館。此次展覽也是亞丑鉞“哥倆”出土后的首次會面。
據悉,展覽將持續至10月12日。
展覽現場
圖片由主辦方提供
編輯 | 趙 墨
制作 | 閆天蒙
校對 | 安亞靜
初審 | 劉 晶
復審 | 馬子雷
終審 | 金 新
《中國美術報》藝術中心內設美術館、貴賓接待室、會議室、茶室、視頻錄播室,背靠中國國家畫院,面臨三環,功能齊全、設備完善,誠邀您到此舉辦藝術展、品鑒會、研討會等活動。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西三環北路54號
聯系人:王會
聯系電話:010-68464569 18611300565
《中國美術報》為周報,2025年出版44期。郵發代號:1-171
1.全國各地郵政支局、郵政所均可訂閱,264元/年
2.直接向報社訂閱,發行聯系人:吳坤 電話: 13071178285
新聞熱線
電話:010-68469146
郵箱:zgmsbvip@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