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已久的第八期“新發現·科普書單”終于來啦!今日份的入圍好書推薦已準時送達~
科學生活·子書單
09
吳飛翔 著
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2025 年 1 月
內容簡介
青藏高原是地質活動的杰作。大自然的偉力在這里改變了海陸的分布,大陸之間的碰撞消亡了古海,地殼的變形與褶皺塑造了雄偉的山脈,曾經的海底崛起成雪域之巔,無數的生命故事就此被折疊在這部由千萬層巖石堆積而成的時間之書里。
本書作者以親身經歷的青藏高原科考為線索,將艱苦卓絕的科考歷程、蒼涼壯美的高原奇觀、多姿多彩的風土人情和激動人心的化石發現融為一體,輔以親手繪制的精美古生物插圖,講述了青藏高原2億年以來魚龍、攀鱸、古犀牛、三趾馬等各類生物的演化傳奇,呈現了一部令人驚嘆的青藏高原生命史詩。
專家推薦
《山海折疊》是吳飛翔以親身經歷獨立創作的反映青藏高原古生物學進展的有特色的科普書,我本人在其他場合已經大力推薦此書,此書也順利進入《中國圖書評論》主持評審的月度好書。我本人本科是學地質學的,領域一致,閱讀此書仍然有許多具體收獲。除了翔實的內容撰寫外,本書一大特色是作者自己創作的插圖,非同一般。本書版式設計上有很有特色,注意留白,圖文交錯分布也十分合理。參考文獻齊全。這些都是一部優秀科普書的要件。如果中國科學家中有相當一批人拿出一些精力為公眾撰寫相關領域的普及讀物,中國的科普就有希望了。
10
[澳]托姆·凡·多倫 著
肖永賀 譯
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2025 年 2 月
內容簡介
2019年1月1日凌晨,喬治“去世”了。
喬治是一只夏威夷金頂樹蝸牛,隨著這只小蝸牛一起消失的,還有夏威夷金頂樹蝸牛這一物種。作為2019年的第一個滅絕者,喬治登上了美國乃至世界各地的頭條新聞,它的死亡似乎讓物種滅絕變得可關聯、可定位、可敘述。
事實上,一個多世紀以來,夏威夷蝸牛一直在大規模消失,但它們似乎總是不能引起人們的注意。在我們周圍,一個更安靜的系統性滅絕過程正在無情地進行著。
物種滅絕不是一個瞬間,而是一個復雜且漫長的過程。本書將展示,夏威夷蝸牛的消失如何與全球化、殖民化、軍事化、氣候變化交織在一起;本書也將說明,物種滅絕是一個持續性的解構過程,各種關系、聯結將在這一過程中被摧毀并重塑。
專家推薦
在夏威夷眾多的生物珍寶中,蝸牛是一種不起眼的微小生物。2019年伊始,最后一只夏威夷金頂樹蝸牛“喬治”,默默爬到了生命盡頭。這不僅僅是一只小小蝸牛的死亡,這個物種的整個歷史都隨它而去了。《蝸牛殼里的世界:大滅絕時代的蝸牛故事》(肖永賀譯,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25年2月版)一書追尋了夏威夷蝸牛的蹤跡,分析了它的消失與外來物種入侵、森林砍伐、氣候變化、收集收藏、殖民地、全球化等因素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展示了物種滅絕是一個多種因素縱橫交織在一起的復雜而漫長的過程;探討了生物滅絕的生物學及文化意義。
本書作者托姆·凡·多倫(Thom van Dooren)是澳大利亞悉尼環境研究所副所長,他是一位環境科學專家,也是一位田野哲學家和作家,長期從事物種滅絕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研究,他以科學性、哲理性和文學性語言,生動描繪了夏威夷蝸牛驚人的滅絕過程,揭開了殘酷的物種滅絕真相,警示“我們正生活在地球第六次生物大滅絕的過程中,世界各地的物種正在大規模消失”(譯著P10)。面對瀕臨滅絕的物種,人類怎么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