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同濟大學官方微信發布,5月20日,該校舉行人工智能賦能學科創新行動發展大會,聚焦“工程智能引領,新域新質發展”這一主題。會上,同濟大學圍繞“工程智能”系統布局的首批五大研究院宣告成立。
圖源:同濟大學
五大研究院分別是:工程智能研究院、醫學人工智能研究院、極端環境建造研究院、自主智能機器人研究院、航空運輸與低空經濟研究院。
五大研究院院長分別介紹了各研究院建設方案。
同濟大學工程智能研究院以AI4E(AI for Engineering)為核心開展研究與創新,聚焦工程智能基礎模型與工程智能體的關鍵技術突破,結合智能建造、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能汽車及智能制造等垂域開展前沿研究,系統推進工程領域研究創新、產業實踐和人才培養的智能化范式轉型。
同濟大學醫學人工智能研究院面向國家醫學人工智能發展需求,將重點開展科學智能與工程智能在醫學領域的基礎理論創新與關鍵技術攻關。研究院致力于系統性建設醫學數據存儲與計算中心、智慧醫學教育中心兩大支撐體系,重點打造四大特色系統或者平臺,即通用醫學大模型、醫療數據智能治理系統、醫學人形機器人關鍵技術平臺和智能藥物發現與驗證系統。通過構建“基礎研究-技術研發-臨床轉化”的創新鏈條,革新智能醫學教育體系,升級創新藥物研發范式,提升精準醫療服務能力。
同濟大學依托上海市未來學科成立極端環境建造研究院,以高地、極地、地外等“三地”建造為牽引,破解極溫/風/壓/加速度/磁等極端自然與信息環境下的選址規劃、超材料原位利用、超結構設計、無人建造和特異災害防控等核心科學難題。研究院整合土木、環境、測繪、力學、材料、機械、交通、建筑等多學科力量,助力川藏鐵路、南極科考站、月球基地等國家重大工程,引領國際極端環境建造科學研究,為支撐國家戰略和推進產業升級提供堅實支撐。
同濟大學依托上海市未來學科成立自主智能機器人研究院,圍繞“醫療康復機器人、智能制造機器人、極端建造機器人”等重點領域,針對“機器人本體驅動、機器腦決策控制、機器人群體智能、機器人訓練場”等科學難題和技術瓶頸展開深入研究。研究院面向國際前沿,錨定國家重大戰略,突破高性能關節模組、柔性電子傳感、感知決策控制大模型和數據采集訓練場等核心技術,助力上海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自主智能機器人創新高地。
同濟大學航空運輸與低空經濟研究院致力于塑造服務航空運輸與低空經濟發展的科技創新高地,構建低空物流、通航無人機等技術孵化的成果轉化平臺,成為行業交流的合作交往窗口,打造高端技術的人才孵化搖籃,為建設航空強國、培育低空經濟新增長點持續貢獻同濟智慧與力量。
來源:科學網微信公眾號
新媒體編輯:崔岑
如需交流可聯系我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