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寫了西局的惠民餐廳,有粉絲說想讓我再推薦幾家西邊的餐廳。今天推薦的這家私房菜,雖然餐廳比較小,但是勝在出品精致,徽味正宗,味道也好。
這家位于豐臺西國貿大廈的森餐廳,藏的比較隱蔽,一般人還真不好找。位置就在西國貿酒店的后面底商,跟著導航轉一圈,就能看到一個不太起眼的招牌。
店不大,一共兩層,樓下大約能做個2-3桌,樓上是兩個包間和一個茶室。布置倒得很干凈雅致,墻上還有不少安徽的名人介紹。
菜品以安徽土菜為主,大部分主要食材都是來自安徽當地,廚師也是安徽人,想吃地道安徽土菜的朋友們,這回可有口福了。
【香辣臭鱖魚】
安徽的臭鱖魚在北京也有很多徽菜館做,不過大部分都是直接從當地工廠進貨,口味也比較一致。
森餐廳的臭鱖魚就有點與眾不同了,他家的臭鱖魚是自己腌制的,口味很獨特。單憑這一點,就可以吊打一眾連鎖品牌了。
臭鱖魚我之前也寫很多次了,安徽的代表名菜,又叫“腌鮮魚”。聞著臭吃著香。好吃不好吃,全看腌制的技術。
吃一口蒜瓣肉,魚肉緊實鮮美。在濃郁的醬汁,細火烹制的料理之下,散發出純正、特殊的腌鮮香味。
【合肥辣炒小龍蝦】
小龍蝦季節來臨,終于吃到了今年第一只小龍蝦。對很多老饕來說,一年只有兩個季節:吃小龍蝦的季節,和等著吃小龍蝦的季節。
放眼全國,馬上就會等來的是湖北油燜龍蝦,江蘇十三香小龍蝦,湖南口味蝦,江西香辣龍蝦,和安徽辣炒小龍蝦。
一盤油亮火紅的辣炒小龍蝦,鮮辣是不變的主基調。不僅鮮掉眉毛,更辣出境界,但凡多嗦兩口湯汁,汗必然要如瀑布而下。
小龍蝦在湯中吸飽滋味,辣而不燥,是吃不膩的醇厚至味。
【肥西老母雞三部曲】
愛吃徽菜的朋友必然忘不了那一碗泡著炒米的金黃色老母雞湯。尤其是肥西的老母雞湯,更是廬州名菜。
據說用來制作“肥西老母雞湯”的土雞是越老越香,猶如成年美酒,經老火燉爛,雞湯清亮透黃,愈久彌香。
而在森餐廳,可以吃到的不只是雞湯,還有老母雞的“三部曲”。
第一步,先喝一碗雞湯,品嘗湯鮮肉美。這一步一定要加上餐廳自己制作的炒米。炒米是用安徽當地的“三粒寸”糯米炒制。這種大名鼎鼎的“三粒寸”——稻谷粒長而尖三顆一寸長故名之。炒出來金黃焦香,即使不放在湯里,直接干吃都非常的香。
第二步,在湯中放入菠菜。蔬菜的加入讓雞湯更多了一層清甜的口感。
第三步,放入陽米面。“陽米面”也叫“月子面”。制作起來十分考究,先是將優質大米跟糯米按一定比例混合后浸泡數日,水磨成漿,將米漿均勻的攤在蒸盤內,用蒸汽蒸熟,將蒸熟的面皮撕下冷卻后刀切成絲,太陽下曬干存放。
鮮美的雞湯加上勁道的米面,再配上吸收了湯汁精華的蔬菜,吃完這碗雞湯米面,暖心也暖胃,飽口又補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