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梁其姿
出版社: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5.6
內容簡介
華南,古稱嶺南,位處中國南緣,曾被視為卑濕、蠻煙瘴雨的惡水土,和「重巫輕醫」、文化落後之地,至晚清更經受麻風、天花、鼠疫、腳氣等疫疾的蹂躪。
同樣是這個華南,在19世紀以來的全球化時代,成為不同醫療體系碰撞和交匯的舞臺:新的知識、技術、實踐、制度與疫疾在這裏同步發展,中原、西洋、南洋與本土的傳統在此處互動博弈,形成了豐富而包容的雜糅式醫療文化。
本書所講述的故事,便在上述兩個交疊的「南方」空間展開。著名史家梁其姿將目光投向疾病、醫療技術、宗教信仰,以及從前少為人注意的學者、商人、醫生、前朝遺民、洋教士、僧侶道士等各色人物。藉由醫療社會史的棱鏡,道出一度被宏大敘事和英雄視角所遮蔽的日常,照見由傳統向現代轉型的半途,種種刻板的概念形成之前,環境、身體、疾病和全球化共同構建的那個五光十色、華洋雜處、充滿生機與創造力的「近世華南」。
目錄
自序 vii
1 一個想像與體驗中的「南方」:前近代東亞南方的藥物、專家以及身分認同的糾纏 1
2 清代廣東民間本草知識構建:何克諫著《生草藥性備要》(約1711) 27
3 19世紀廣州的牛痘接種業 39
4 晚清中國穗港澳地區醫學的全球在地化 175
5 虛弱的男子與不育的女子:界定現代東亞的腳氣病(約1830–1940) 97
6 19世紀廣州一所西醫院的策略:《奇癥略述》(1866)裏彰顯的外科手術 123
7 慈善、醫藥與宗教:在廣州追尋現代性(約1870–1937) 143
8 道堂乎?善堂乎?清末民初廣州城內省躬草堂的獨特模式 177
參考書目 213
作者
簡介
梁其姿,法國高等社會科學研究院歷史學博士,香港大學香港人文社會研究所榮休教授,臺灣研究院院士(2010),法國高等教育與研究騎士勳章(2015)。主要研究明清以來的中國慈善事業、醫療與疾病、食物與健康等。中、英、法文著述豐厚,代表作包括《麻風:一種疾病的醫療社會史》、《面對疾病:傳統中國社會的醫療觀念與組織》、《施善與教化:明清的慈善組織》、《變中謀穩:明清至近代的啟蒙教育與施善濟貧》等。
(轉自:“史讀勤紳 ”公眾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