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年度的CBA總決賽舞臺上,北京隊歷經激烈角逐,最終以2 - 4的比分不敵廣廈隊,與總冠軍失之交臂。但凡關注了總決賽全程的球迷都清楚,北京隊未能奪冠是受多方面因素影響的。就拿外援來說,其整體水平與質量相較于廣廈隊確實稍遜一籌。然而,在諸多因素之中,有一個人不得不被提及,那便是范子銘。身為年薪600萬的頂薪球員,范子銘在總決賽中的表現呈現出高開低走的態勢。
數據不會說謊。縱觀總決賽的整個系列賽,范子銘僅在第一場比賽球隊取勝時有著上佳發揮,還受到了翟曉川的大力夸贊。然而,在后續的四場比賽里,他的整體表現差強人意。總決賽的六場比賽中,他場均出戰23分40秒,僅能貢獻8分、3.5個籃板、1.7次助攻以及1次蓋帽的數據。
倘若這是一位年薪不高的輪換球員的數據,那確實算是合格的。然而,我們需明確,范子銘是北京隊的三位頂薪球員之一(另外兩位分別是周琦和陳盈駿)。身為頂薪球員,這樣的數據并不達標。更何況,作為一名中鋒,在整個總決賽系列賽里,場均籃板僅有3.5個,投籃命中率也僅為42.7%,這就愈發令人難以接受了。
復盤今年CBA總決賽,北京隊折戟的關鍵因素之一,便是周琦下場后,范子銘未能成功扛起內線重任。眾多北京隊球迷乃至管理層在賽前預想,當周琦下場休息時,范子銘能夠挺身而出,確保球隊內線穩定,不至于陷入困境。然而,從總決賽后續幾場比賽的實際情況來看,范子銘不僅未能出色地完成這一任務,反而將自身的弱點暴露無遺。
1. 球風偏軟。范子銘擁有極為強壯的身體素質,從外表看,儼然是那種熱衷對抗的球員。然而,事實卻大相徑庭。他并不熱衷于在籃下進行激烈對抗,反倒鐘情于中距離投籃。許多時候,即便籃下出現絕佳的大空位機會,他也不選擇扣籃,而是選擇上籃。可上籃的質量實在差強人意,時常出現空籃都上不進的尷尬情形。往好聽了說,他能為球隊拉開進攻空間;但往不好聽了講,就是球風偏軟。
2. 移動速度遲緩。這一點無需多言,長久以來,移動速度慢一直是范子銘的短板。只是在今年的總決賽中,廣廈隊將他的這一弱點充分暴露,賽場上多次出現他防守時被對手一步甩開的場景。
3. 球商方面存在欠缺。最為直觀的表現便是在比賽里,范子銘在防守端常常出現漏人的情況,并且難以有效控制犯規次數。在6場總決賽當中,范子銘有3場比賽領到5次犯規,還有兩場出現4次犯規,其中不乏一些本可避免的犯規情形。
從結果導向而言,廣東隊的球迷著實應當感謝當年范子銘沒有選擇廣東隊,而是投身北京隊。在易建聯退役之后,廣東隊的內線暴露出明顯空缺。彼時,廣東隊距離成功簽下范子銘已極為接近,朱芳雨更是透露,廣東隊給出的條件絲毫不遜色于北京隊,然而范子銘最終還是將橄欖枝伸向了北京隊。
當然,換個視角來看,范子銘未選擇廣東隊或許也有幸運之處。廣東隊球迷基數龐大,且眼光頗為挑剔。倘若范子銘在廣東隊的表現與在北京隊時別無二致,那他極有可能遭受更多嘲諷,背負更大壓力,甚至更難打出成績。畢竟,從范子銘這幾年在北京隊的表現來看,其心理抗壓與承受能力或許并非十分強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