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的臺灣選舉說起來是臺灣的事,其實也不盡然。例如美國就曾想要參與,并且將自己的支持者扶持上臺灣地區(qū)領導人的位置。
不過美國并沒有就此事明確表態(tài),以至于大家都以為美國還是按照往常那樣支持民進黨當局。直到有著“統派大佬”之稱的黎建南發(fā)言后,大家這才恍然大悟。黎建南說道:“美國更看中侯友宜,源于其訪美時的精彩演說!”
確實如同黎建南說的那樣,侯友宜訪美時候的發(fā)言為他贏得了美國的支持。
對于絕大部分臺灣人來說,侯友宜能夠代表國民黨參與競爭2024年臺灣地區(qū)領導人其實有些意外。不過侯友宜本身在臺灣的聲望不錯,曾經當選過新北市的第三屆市長,其得票率還打破了當時的記錄呢!
就在2023年的5月17日,中國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正式宣布征召新北市長侯友宜代表國民黨參選2024年臺灣地區(qū)領導人。消息正式公布后,侯友宜就成立了所謂的競選工作室,開始全身心的投入到競選中去。
想要競選成功,這絕對是一件無比困難的事情。就拿侯友宜的兩個主要競爭者來說,前期的侯友宜就有些無法與他們所抗衡了。
那時候臺灣選舉主要呈三足鼎立的局面,民進黨的賴清德,民眾黨的柯文哲,剩下一個就是侯友宜本人。在這三人中,侯友宜占不了任何的便宜,所獲得的支持率一度是三人中最低的那個。
都走到了這一步,侯友宜當然不愿意放棄掙扎,想盡了各種方法來提高自己的支持率。他先是宣布了自己上臺后的執(zhí)政理念,而后又積極爭取外界的幫助。至于這個所謂的“外界”,其實就是與臺灣政局關系匪淺的美國。
受到歷史遺留因素的影響,美國向來與臺灣高層人士關系不錯,誰擔任最后的地區(qū)領導人對于美國來說同樣重要。
就原先的歷史來看,美國似乎一直都與民進黨綠營走得更近。不管是在經濟援助還是在輿論支持上面,美國都與民進黨當局有著厚重的利益往來。
按照這樣的說法,那美國在此次選舉中支持的應該是賴清德團隊吧?可事情卻不是如此的,美國此次支持的并不是賴清德,而是侯友宜。
統派大佬黎建南就看透了這個事實,這不就在一次節(jié)目的時候,黎建南就坦然的說道:“美國更看中侯友宜,源于其訪美時候的精彩演說!”
黎建南的這種說法是有依據的,那就是在侯友宜訪問美國的時候確實得到了美國高層的認可。甚至就連普通的美國人同樣認同黎建南的觀點,讓侯友宜在美國又風光了一把。
那是在2023年9月15日的時候,國民黨大選參選人侯友宜正式對美國進行訪問。其實這是臺灣政局進行選舉時的一種例行,早在侯友宜去美國之前,賴清德與柯文哲就已經走了一遭。
不過從三人不同的表現來看,此次的美國顯然更加傾向于侯友宜團隊。剛剛一抵達美國,侯友宜就與美國智庫展開了座談會。
看起來有些憨憨呆呆的侯友宜在發(fā)言時卻顯得精明極了,他在參加座談會的時候就強調道:“臺灣不會成為麻煩制造者,將會稱職扮演和平促進者與風險降低者的角色?!?/p>
侯友宜的這句話絕對深得美國民眾之心,畢竟美國人可不希望臺灣到處惹是生非,然后又讓美國去給他擦屁股。侯友宜這樣的表態(tài)絕對是說到了他們的心上,當即就得到了臺下一眾美國民眾的好評。
除去表示自己的態(tài)度之外,侯友宜還用一個故事徹底征服了美國高層。就在正式表態(tài)之前,侯友宜向美國人介紹了他的出身。
原來侯友宜本身就是一位刑警,是真正需要拿著槍與臺灣的黑道對決的。不過相比較于那些脾氣暴躁的同事,侯友宜卻是個絕對理智的人。
侯友宜知道自己應該在什么時候拿槍,同樣知道應該在什么時候開槍,更知道如果能夠通過不開槍的方式來化解矛盾,這遠比槍支起到的威懾力強的多。所以侯友宜自己充分了解到了避免開槍的重要性,也更加懂得如何拿捏好槍支的作用。
臺下的美國人本就被侯友宜的這一番談話所吸引,不由的頻繁點頭表示認可。正在這個時候,侯友宜又趁機表達了自己的態(tài)度,說出了上面的這句話,以至于這徹底讓侯友宜得到了美國政府高層的支持。
除此之外,侯友宜還不同前面兩位前輩訪華時對臺灣防務問題的回避態(tài)度,他還主動地向美國方面提出了這個問題。
侯友宜表示如果自己上臺的話,會將臺灣的后備軍隊人數從34萬增加到71萬,通過對軍隊的建設來加強臺灣本身的防衛(wèi)能力。
這樣的話,美國就可以更少的操心臺灣問題了。畢竟要是臺灣的軍隊實力提上來了的話,那或許就算大陸打算武力統一臺灣,那臺灣起碼有一戰(zhàn)之力吧!
當然,這只是在美國人和侯友宜的眼里,并沒有切實考慮到大陸政府的態(tài)度問題。說到這里,這侯友宜同樣與美國方面談到了自己對海峽兩岸關系的認知。
其一就是通過增強防衛(wèi)力量來對大陸制造威脅,堅決反對大陸以武力的方式來收復臺灣。其二則是繼續(xù)維持與大陸方面的對話,在不同中謀求一種新的共存方式,在對抗里尋求新的合作。
在侯友宜看來,即便兩岸形勢發(fā)展仍舊嚴峻,可是仍舊存在著實現合作共贏的機會。剛好這一點其實就是美國方面所迫切需要的,而這一點同樣是賴清德政府方面引起美國不滿的原因之一。
在之前賴清德前來美國訪問的時候,美國其實并不滿意。這賴清德只知道一昧的重復蔡英文的路線,繼續(xù)與大陸所抗衡,導致海峽兩岸的關系十分僵硬。
在“精明”的美國人看來,這屬實有些不懂得變通了。一而再再而三的將臺灣給架到火上烤,這就是美國所無法接受的。
相比之下,美國人更加喜歡侯友宜對待海峽兩岸關系上的伸縮有度。美國并不希望臺灣繼續(xù)與大陸方面強硬對抗,更不想最終走向戰(zhàn)爭。而是希望臺海兩岸的關系一直維持在一個適當的平衡狀態(tài)里,繼續(xù)維持分裂的現狀來保住臺灣第一島鏈的戰(zhàn)略底線。
畢竟如今的美國既要參與俄烏沖突,又要忙著巴以沖突,實在是無法分出更多的精力和心思來關注臺灣海峽了。在這樣的情況下,他當然是更加支持懂得變通的侯友宜團隊了。
而這個就是黎建南之所以說出開頭那一句話的原因。確實是這樣的,侯友宜的發(fā)言讓他得到了美國方面的支持。
遺憾的是,美國的支持似乎只停留在了表態(tài)階段,并沒有向侯友宜提供什么實際性的幫助。畢竟美國向來與民進黨的關系更加密切,就算是出于對盟友的信任,美國都不會輕易向侯友宜方面許諾什么。
幸好這侯友宜在美國的發(fā)言不僅征服了美國人,甚至還得到了臺灣人民的支持。誰也沒想到一向被外界認為口才不行的侯友宜竟然在出訪的時候有如此亮眼的表現,直接贏得了美國的思想支持,確實是讓人刮目相看了。
奈何在選舉的最后關頭,侯友宜還是輸給了賴清德所領導的民進黨當局。畢竟不管是在支持率還是其他國家的扶持力度上面,侯友宜所獲得的資源就完全比不上賴清德。
就算是出于這樣一層因素,賴清德獲取最終的勝利早就已經板上釘釘。幸好侯友宜本身所取得的成績不錯,好歹也超越了柯文哲。
隨著此次臺灣選舉工作的蓋棺定論,臺灣局勢或發(fā)生新的變化。而對于大陸政府來說,不管是民進黨繼續(xù)執(zhí)政還是國民黨上臺成功,都不會對海峽兩岸的關系產生多大的影響。
民進黨確實在開始就表明了對待大陸的態(tài)度,那就是越遠越好。而國民黨則是希望與大陸保持若即若離的趨勢,既想要占大陸方面的便宜,又不想被大陸統一。說到底,他們都是一丘之貉。
基于這樣的想法,大陸政府不應該對臺灣抱有任何的幻想,時刻做好武力解放臺灣的準備。在適當的時機里,大陸應該徹底解決臺灣問題。按照自己的節(jié)奏走,不被臺灣和美國方面所牽制。
黎建南也曾就臺灣回歸之事發(fā)表過自己的觀點,他竟然說道:“中國2031年前必然統一,兩岸臺獨必然潰??!”
那就希望這位統派大佬的話語能夠一語成讖吧,期待臺灣回歸祖國的那一刻。
參考資料:
美國看中侯友宜那幾點
發(fā)布時間:2023/09/27 來源:中國時報
侯友宜訪美:臺灣會稱職扮演和平促進者、風險降低者角色
發(fā)布時間:2023-09-16 08:47 來源:星島環(huán)球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