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樂汽車 #
#PORSCHE #
#EV #
Author / 酷樂汽車
保時捷在電動化轉型中的策略正在發生明顯轉向。
曾幾何時,該品牌曾承諾在2030年前將80%的銷售量轉化為純電動車型,這在傳統高性能品牌中屬于最激進的目標之一。
然而根據本周股東大會上CEO Oliver Blume的最新表態,這一目標“在現實市場條件下已不再可行”。保時捷計劃調整純電產品推進節奏,同時擴大混合動力車型的比例,構建更具彈性的多動力系統結構。
2023年Taycan全球交付量出現下滑,雖然部分原因歸因于產品中期改款周期,但保時捷亦承認“整體電動車市場推進速度低于預期”。
新一代純電Macan雖已發布,但仍處于產品初期階段,且第一代燃油版Macan將繼續銷售至2025年,因此市場反饋尚不具代表性。
但Blume已在大會中明確表示,保時捷正在評估推出一款全新SUV車系,并考慮提供純燃油與混合動力版本,時間窗口定在2030年之前。該車型可能是傳聞已久的三排SUV K1,也可能是補充Macan下方的緊湊級定位。
當前保時捷已明確,Cayenne與Panamera將長期保留內燃機與混動并行銷售結構,并通過動力總成升級以滿足 Euro 7 等法規要求。
尤其是4.0升V8雙渦輪發動機,已確認將進行再次技術迭代,并延續至2030年代,911混動版本也將在本月正式發布,將首次在該后置后驅平臺中引入前電機與高壓電氣架構,作為保時捷核心車型電動化過渡的關鍵節點。
與此同時,純電動718繼任者仍在開發中,保時捷堅持將其定位為結構上的中置布局電驅跑車,而非僅僅是Taycan縮小化版本。
Blume表示,718純電繼任平臺仍致力于“提升動態表現并維持純粹駕駛體驗”,該車將采用獨立電驅結構,而非現有平臺移植。預計新一代Boxster/Cayman將成為首批搭載新一代輕量電驅平臺的跑車項目之一。
全球市場反饋也進一步影響了電動化節奏的調整。
中國市場銷量大幅下滑,保時捷在當地受到自主品牌新能源車的擠壓嚴重;北美市場方面,保時捷因無本地化生產,面臨關稅與交付周期壓力;歐洲則受政策與消費者接受度影響,純電車增速低于預期。
因此Blume表示,公司將在全球范圍內實施“從30萬臺縮減至25萬臺年銷量的結構調整”,目標從“追求量”轉向“優化價值密度”,即提高單位車輛利潤率,減少依賴高銷量支撐的業務結構。
這一轉變也意味著更多車型將采用多動力系統并行開發的策略,即同一車系內同時存在燃油、混動與電動三種版本,依據市場調節節奏靈活部署。保時捷并未放棄電動化,而是在應對現實市場節奏差異時尋求結構平衡。
自Mission E概念車發布以來,保時捷已成為德系高端品牌中最早推動電動車型量產化的企業之一。然而在實際推進過程中,產品價格、基礎設施、用戶接受度與全球法規發展節奏的差異共同構成限制因素。
Taycan雖然在技術上高度成熟,但在實際銷售中并未形成與911、Cayenne相同的全球穩定支柱地位。
目前的策略調整并不意味著電動車發展止步,而是明確了“電動化與燃油技術將長期共存”的現實模型。Blume強調:“過渡期將遠長于原先預計,這就是我們堅持保持平衡結構的原因:燃油、混動與純電動將在可預見時間內并行存在。”
隨著911混動的即將發布、718純電平臺開發持續推進,以及全新SUV混動項目立項評估進行中,保時捷未來五年將進入真正意義上的“多動力系統交錯時代”,這是對市場節奏與用戶選擇的結構性回應,也是一個技術過渡期的明確信號。
保時捷的此番轉變意味著,燃油與混合驅動的高性能機械產品仍將存在相當時間,而非即將被電驅完全取代。
More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