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沖突中,印度的斷水行動,讓巴基斯坦很是被動。中方見鄰國窘況遂送上有力支援,近日,中方在巴基斯坦境內正加快打造一座“旗艦”大壩。
這座大壩實際上是2019年擬起的藍圖,在印巴水戰的大背景下,工期迅速向前推進,計劃在2026年,也就是明年徹底完工。日前,央視報道了該大壩的施工進度:正在進行混凝土填充。這意味著工程全面轉入主體結構施工,也標志著這座“中巴命運共同體”大壩,正在從藍圖逐步走向成型,朝著2026年竣工目標加速推進。
中方此次援建巴基斯坦大壩,可不僅僅是一次經濟合作,更多的是回應印度斷水威脅的一次地緣政治博弈。印巴水戰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了,是除了克什米爾,邊界摩擦外的有一核心矛盾。印度河上游的水源控制權,一直被印度牢牢掌握。這這些水源,恰恰是巴基斯坦農業和國家電力的命脈所在。
在5月初,印巴沖突愈演愈烈之時,印度一邊封鎖水源,一邊在雨季開閘放水。搞得下游的巴基斯坦洪澇災害旱災并行,全國大舉停電,導致巴方相當被動。
中方的這座大壩,是對印度的一次穩準狠的反擊。這座大壩建成后,將顯著提升巴基斯坦對水資源的調控能力,巴基斯坦在面對印度時,也能有更強的抗壓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這次大壩的援建項目,被央視特別報道。在印巴對峙的緊要關頭,央視特別報道大壩的施工進程,強調明年即可竣工,我們的言下之意可不是在夸贊“基建狂魔”有多能耐,而是在強調中巴合作的力度,以及對印度回應的強度。同時也是在向世界昭告,中國是地區和平的塑造者及穩定力量。
除了大壩之外,在軍事層面,中方是巴基斯坦最大的底氣。眾所周知,巴基斯坦這一仗打得漂亮。除了殲10CE戰機在沖突中大展身手外,中方的防空系統也扮演著重要角色。在19日的記者會上,記者就中方向巴基斯坦提供防空系統一事詢問中方。發言人表示,建議向相關部門問詢。其沒正面否認“是否援助巴基斯坦防空系統”,也沒正面承認。讓記者“去問主管部門”,等于說——我不講,但也不否認。
與此同時,這場外交部記者會上發言人還宣布了巴基斯坦外長兼副總理即日訪華的消息。印巴剛打完,巴方馬上派人訪華。不得不說,這個時間點,卡的太微妙了。發言人表示,巴方外長此次訪華,是王毅外長親自下的請帖,說明這不是一次例行外交,而是巴基斯坦有事前來,中巴雙方或要圍繞軍事合作、安全援助、基礎設施合作等實質問題進行一次深度接觸。
說到軍事援助,近日巴基斯坦擬購入40架J-35的消息傳得甚囂塵上。雖然官方還未正式宣布,但這條熱搜的背景很有意思:印巴交手的關鍵節點。雖然該戰機還沒有正式入列航母部隊,卻傳出了出口先行的消息。這事雖然少見,卻并非沒有先例。比如俄羅斯的蘇-30MKI就是為印度量身定做,列裝印度前,俄軍都沒用上過。
倘若J-35真的實現出口先行,這表示高層對我國軍工的技術性能和產業配套有著充分信心,并且對巴基斯坦是極強的外交信任。另一邊,對印度來說將是非常打臉的空中壓制。畢竟印度都沒有的隱身戰機,巴基斯坦極有可能先行擁有。
綜合來看,這不僅是一場軍購,更是南亞地緣政治的暗中較量。從大壩到隱身戰機,再到巴基斯坦二號任務訪華,這一樁樁一件件均給印度傳遞了有力信號:南亞沒有霸王,有中國在,任誰也翻不了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