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報記者昨日從通州區人社局獲悉,該區聚焦青年群體就業創業需求,創新推出“三位一體”精準服務模式,通過組織“小而精”專場對接、提供“專而強”生涯賦能、選樹“優而新”創業典型,構建全鏈條就業創業支持體系,以有溫度、有深度的公共服務為青年群體鋪就追夢之路。
精準對接實現專業產業適配
為打破傳統招聘會“廣撒網、低匹配”的困局,通州區創新推出“小而精”專場招聘模式。靶向招聘通過精細化服務,不僅縮短了求職周期,更助力企業與人才實現“雙向奔赴”。
據了解,針對不同專業學生的就業需求,通州區聯動屬地高校就業指導部門開展深度調研,按學科專業類別精準劃分招聘場次,區人力社保部門聯動區科委、經信局、中關村通州園管委等產業主管部門,已在北京物資學院等院校細分出“信息技術”“數字經濟”“現代金融”“商法語共”等主題專場招聘10場。
本周舉行的“京聚英才職創未來——2025年北京地區畢業生就業服務月活動通州區分會場”,更是走進北京金融科技學院,現場招商證券、民生證券等16家對口企業,提供金融市場策劃及金融管理培訓生、金融理財顧問、資金數據分析師、私人財富規劃師等192個就業實習崗位,崗位匹配率較傳統招聘會提升45%。
導師登場助力求職能力躍升
簡歷石沉大海、職業規劃模糊是畢業生求職的普遍痛點。今年以來,通州區聯合FESCO國際教育打造“青藍就業服務計劃”,在各類雙選會現場特別開設“FESCO青藍就業服務簡歷診斷臺”,由FESCO國際教育青藍職涯導師團為同學們送上簡歷優化、生涯規劃等專業化服務。
“導師幫我重新梳理了項目經歷中的成果數據,還建議結合目標崗位調整表達邏輯,修改后的簡歷投遞反饋率明顯提高!”參與過診斷的求職者小王感慨道。
據悉,每次活動現場,團隊導師都會幫助畢業生分步攻克簡歷顆粒度提升、個人優勢顯性化、崗位適配度增強三大核心模塊,指導其搭建能力模型與職位需求的對應體系,采用關鍵數據嵌入、專業術語轉化等實戰技巧,助力求職材料完成從“標準化流水線產出”到“定制化精準匹配”的效能升級。
搭建橋梁為年輕人提供舞臺
就業與創業從來不是單選題。通州區以第八屆“創業北京”創業創新大賽為契機,啟動“校園創業宣傳大使”招募計劃,旨在以高校為紐帶,搭建賽事與青年人才的雙向互動橋梁。
“作為賽事校園代言人,宣傳大使不僅是賽事品牌的傳播者,更是青年創新創業的引領者。”通州區人社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該計劃一方面可以選拔出具有創新思維和組織能力的“創業宣傳大使”,開展案例分享、資源對接活動,點燃青年創業熱情;另一方面還會聯合創業園區、投資機構打造“創業訓練營”,為優秀項目提供扶持資金、導師陪跑、融資對接等“成長禮包”,以此發揮創業帶動就業的倍增效應,為青年群體打造更具溫度與深度的創新創業展示舞臺和實踐平臺。
據悉,目前已聯合通州區委統戰部、北京物資學院、北京財貿職業學院、北京金融科技學院、北京電子技師學院等開展宣傳動員,收集“校園創業宣傳大使”報名近20人。
文/本報記者解麗通訊員尉遲焱楠馮宇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