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屆兩岸電影展正在臺北舉行,《唐探1900》《抓娃娃》《小小的我》等7部大陸熱門影片在臺上映,引發熱潮。多家島內媒體關注報道,島內觀眾直呼“一票難求”,不少人從新北、臺中等地專程前來,有些人沒搶到票也要到現場感受大陸電影的氛圍,還有數百名影迷自發接機赴臺參展的大陸影人。
有島內資深影迷告訴“看臺海”,“火熱程度更勝往年”。為什么今年兩岸電影展在島內尤其火?
“一票難求,熱度更勝往年”
在第16屆兩岸電影展現場,臺灣觀眾的熱情完全不輸已經入夏的天氣,影展門口排起長隊,影迷粉絲觀影后與主創團隊積極互動交流。
△ 第16屆兩岸電影展開幕式現場
臺灣青年蔡如瑜告訴“看臺海”記者,對于這次兩岸影展和大陸電影,她的多個社交媒體群組都討論熱烈,“熱度更勝往年”。
臺北的吳女士接受“看臺海”記者采訪表示,她曾在上海工作兩年,很喜歡看大陸電影。《小小的我》之前已經看過,這次是特地過來二刷,她說,“希望未來能引進更多大陸電影”。
△ 截取自臺灣“中時新聞網”
△ 截取自臺灣“雅虎娛樂”
△ 截取自臺灣《中華日報》
對于大多數臺灣觀眾來說,很多大陸優秀電影平時很難在臺灣院線看到。他們點贊影展稱,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窗口和機會,讓人大飽眼福。不少影迷在現場興奮表示,“終于等到大陸電影”“希望今后更多大陸電影來臺上映”“這樣的活動一定要繼續辦下去”。
“同文同種,對電影‘東升西降’更有體會”
今年以來,“大陸電影票房再創新高”“電影周邊掀起搶購熱潮”“大陸電影取景地游客驟增”等話題不斷沖上熱搜,電影產業和市場呈現出明顯的“東升西降”趨勢。
島內學者表示,大陸優秀影片以兩岸共通的中華文化、人文情懷、價值取向打破長期以來好萊塢電影在臺灣的敘事壟斷。兩岸一衣帶水、同文同種,臺灣同胞對于文化上的“東升西降”更有體會,自然共情共鳴,“這種文化上的不斷上升也會對臺灣同胞形成越來越強大的向心力”。
“這是最好的一種表現形式。”臺灣世界新聞傳播協會會長劉立漢接受“看臺海”專訪、以本屆兩岸影展上映的大陸電影舉例表示,影片人文色彩濃厚、制作精良,以豐富視角展現大陸社會當代風貌、探討兩岸都關心的社會議題,因此贏得島內影迷喜愛。
還有不少臺灣青年把對大陸電影的喜愛延伸到個人夢想。“我有不少學生去大陸玩,都會把看電影列入行程單。”有臺灣高校影視相關專業教授告訴“看臺海”,他們不僅是看大陸電影,有許多還選擇登陸發展,無論是大導演還是小編劇,這些臺灣影視人才都能在大陸找到自己的廣闊舞臺。
事實上,今年兩岸電影展的火爆正是越來越多臺灣同胞從了解大陸到喜愛大陸的側寫。“電影”這支萬花筒,不僅折射出臺灣同胞對中華文化的熱愛共鳴,也折射出兩岸交流大潮勢不可擋。
來源:看臺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