貯貝器 資料圖片
【曬曬咱的鎮館之寶④】
現藏于云南省博物館的西漢四牛鎏金騎士銅貯貝器,獨特的器蓋引人注目:外圈是4頭壯碩的公牛,牛角長而彎,逆時針行進,極富動感。中心的圓柱柄托盤托起“C位”——通體鎏金的騎士:器宇軒昂,腰間佩劍,雄姿逸態。騎士胯下的駿馬也昂首翹尾,雙目炯炯,鼻子里似乎噴出熱氣,隨時準備和主人一起上陣廝殺。往下看,器腰兩側各有一只正在向上攀爬的老虎,張著血盆大口,似在咆哮。
這件造型精美生動的器物,1956年出土于云南省昆明市晉寧區石寨山10號墓,是一件典型的束腰圓筒形貯貝器。“貯貝器是滇文化獨有的青銅器型,在其他地區從未被發現過,被稱為滇青銅文明中最具代表性的文物。”云南省博物館副館長樊海濤告訴記者。
它的功能是什么呢?
貯貝器,顧名思義是用來儲存海貝的青銅器,是古滇貴族的“存錢罐”。海貝在歷史上曾經是“硬通貨”。這件貯貝器里,就盛放著大量來自印度洋的海貝。青銅器里叮當碰撞的貝幣,是2000多年前古滇國和外界貿易往來的縮影和見證。
“貯貝器器腰上的老虎,象征著力量與權威。器蓋上4頭膘肥體壯的牛,顯示墓主人生前擁有巨大財富,而鎏金騎士金燦燦的光芒穿越時空,仍在訴說著墓主人的煊赫威儀,他是古滇國的重要人物,很可能是王族之一。”樊海濤細細道來。
作為夜郎國的鄰國,神秘的古滇國,曾是“夜郎自大”成語故事中的配角。《史記·西南夷列傳》中提到,“滇王與漢使者言曰:‘漢孰與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自以為一州主,不知漢廣大”。這也是史書對它最早的文字記載。古滇國延續的數百年里,文字記載寥寥可數,但在貯貝器的器蓋和腰部,卻鐫刻下一段段這個神秘古國的故事。方寸之間,立體寫實的雕塑展現著古滇人的戰爭、狩獵、祭祀等生活縮影,如同古滇國的“立體史書”,也是我們解開其民族、經濟、生活、軍事、宗教、文化藝術等謎題的鑰匙。
貯貝器中,清脆的貝幣碰撞聲仿佛從歷史深處傳來,神秘的古滇國,也隨著考古發掘正逐漸褪去面紗…… (本報記者 李韻 王笑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