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保無人機施肥。李道民攝
□李道民 本報記者 劉暢
今年,北大荒集團普陽農場有限公司憑借“農機不斷升級、農技精準實施”的組合拳,在水稻插秧階段便錨定了“攻關單產提升”的目標。
技術人員劉明明介紹:“導航插秧技術已全面普及,隨著軟硬件設備的更新,再加上無人機的數(shù)據(jù)協(xié)同,插的秧苗筆直,還充分利用土地,實現(xiàn)了產能最大化。今年,農場又新增10多套側深施肥設備,讓水稻插秧與施肥同步進行,不僅節(jié)省人力、有效節(jié)肥,還減少了氮肥流失。”
“三分種,七分管”,移栽后的田間管理是水稻高產的關鍵。在第二管理區(qū)水田地塊,農業(yè)技術人員指導種植戶用手機通過田間智能控灌系統(tǒng)遠程控水。“以前每天跑地塊觀察水量,又累又不準,現(xiàn)在一鍵就能自動遠程精準灌溉,省水又省人工!”第二管理區(qū)技術員鄭秀鳳說,“我還為種植戶提供全天候技術服務,確保各項管理工作精準到位。”
插秧結束后,農技跟蹤指導緊跟而上。針對晝夜溫差大不利于秧苗返青的問題,技術員指導種植戶利用植保無人機追施返青肥,助力秧苗早返青早分蘗。越來越多的種植戶選擇用植保無人機施肥,第七管理區(qū)種植戶任永算了一筆賬:“無人機每小時能作業(yè)180畝,我家300畝地不到兩小時就能完成,省時又省錢,飛防還特別均勻!”
從育秧到插秧,再到田間管理,普陽農場將智慧科技貫穿水稻種植全流程。農業(yè)機械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加速發(fā)展,為農作物豐產豐收筑牢了硬核保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