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賀蘭法院法官與縣綜治中心調解員攜手,成功化解因裝修退費引發的兩起糾紛,促成雙方當場履行協議,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實現案結事了。
裝修解約起糾紛
事情源于張某與某裝修公司簽訂的約12萬元裝修合同,張某支付首付款后因個人原因提出解約,雙方因退款問題僵持不下,張某氣憤之下在社交平臺發布“被某裝修公司坑慘了,上當受騙”等視頻內容,導致矛盾升級,裝修公司認為張某的言論侵犯了他們的名譽權,以名譽侵權為由將張某訴至法院,要求其公開道歉并賠償損失,張某則反訴裝修公司,要求退還之前支付的首付款。
現場調解化干戈
法院受理案件后,第一時間委派至綜治中心,調解員多次溝通無果,遂聯系承辦法官請求協助,見此情形,法官敏銳察覺到雙方需要面對面溝通,“電話里說不透的理,咱們當面聊更清楚。”當即與調解員前往裝修公司,引導當事人雙方換位思考,既勸告張某合同違約需承擔相應責任,網絡發表不當言論同樣可能構成名譽侵權;又告知該裝修公司代理人,雙方雖然簽訂了合約,但張某有提出解約的權利。經過法官和調解員耐心釋法析理,雙方的對立情緒有所緩解,最終該裝修公司主動同意返還部分首付款,雙方達成和解。三天后,張某收到了某裝修公司的退款,張某也通過自媒體平臺為某裝修公司進行澄清,兩起糾紛圓滿化解。
聯動解紛顯成效
這場因“裝修解約”引發的糾紛,通過法官專業指導與調解員情感疏導,既解開了糾紛的“事結”,更疏通了當事人的“心結”,糾紛的圓滿解決正是賀蘭法院助推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的具體印證。賀蘭法院通過與綜合中心的緊密協作,整合各方資源,形成工作合力,加強立案后委托調解工作,把應調盡調、能調盡調、依法及時審理落到實處,讓新時代“楓橋經驗”煥發蓬勃生機。
來源:賀蘭縣人民法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