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西寧5月22日電 (記者 孫睿)“全力推進南北山綠化工程,30余年接力植樹造林,讓全市森林覆蓋率從7.2%提升至37%,為野生動物筑起綠色長廊。”西寧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劉揚22日表示,“高原綠”“西寧藍”“河湖清”已成為西寧的城市新名片。
西寧作為青藏高原的門戶城市,不僅是“三江之源”和“中華水塔”國家生態安全屏障建設的服務基地和大后方,更是高原生物多樣性的天然寶庫。
圖為活動現場。孫睿 攝
5月22日是第25個“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當日,青海省生態環境廳、西寧市生態環境局和西寧市城東區人民政府在北山美麗園聯合舉辦“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主題宣傳活動。
“通過文藝表演、手工實踐和攝影展覽等多元形式集中開展宣傳活動,讓民眾在互動中深化生態環境保護意識。”西寧市城東區生態環境局副局長黨國成對中新網記者說。
圖為學生們現場進行手工制作。孫睿 攝
近年來,西寧市修復治理湟水河,關停搬遷一批污染企業,建成海湖濕地、寧湖濕地、北川河濕地等生態修復區,讓消失多年的赤麻鴨、白鷺重回母親河畔。建成青藏高原首個生物多樣性智慧監測平臺,開展“綠盾”專項行動,為雪豹、荒漠貓等瀕危物種劃定“保護紅線”。
來源:中國新聞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