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報道稱,美國前總統拜登的辦公室近日發表聲明稱,現年82歲的拜登被確診患有侵襲性前列腺癌,且癌細胞已擴散至骨骼。聲明還稱,拜登及其家人正與醫生一起評估治療方案。近一段時間以來,拜登的健康狀況一直受到質疑。拜登日前在接受美媒采訪時否認了對他任期最后一年認知能力下降的說法。他的發言人也否認存在“隱瞞拜登健康狀況”的行為,并回應稱:“年齡增長帶來的生理變化并不等同于認知缺陷。”
拜登辦公室的一位發言人近日回應稱,他上一次接受前列腺癌檢查是在2014年。在美國,許多前列腺癌都是通過篩查血液中的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檢測的,就像直腸檢查一樣。不過,這些篩查通常不建議70歲及以上的男性進行。拜登現年82歲,于1月卸任美國總統。2014年時,拜登年滿72歲。“拜登總統最近一次公開的PSA是在2014年。”這位發言人說。因此,這么一算,拜登已經10余年沒有接受過篩查,這一事實解釋了為何病情發展至今才被檢查出來的原因。
美國前總統拜登(資料圖)
特朗普說:“公眾竟然這么久都不知情,因為癌癥發展到第9階段需要很長時間。”報道稱,他指的是用于評估前列腺癌嚴重程度的格里森評分,評分范圍為6分到10分。隨后,特朗普質疑稱,在2024年2月拜登接受年度體檢時,那些開具“健康證明”的醫生可能沒發覺癌癥的早期跡象。特朗普表示,自己并不知道沃爾特·里德國家軍事醫學中心是否參與了隱瞞拜登的病情。他表示:“我認為,如果你仔細查看一下,就會發現同一個醫生曾說過拜登認知能力正常,他沒有任何問題。”
而就在拜登患癌一事確診前夕,美國媒體公開了一段錄音,內容出自2023年10月拜登與前特別檢察官赫爾的兩場訪談。從錄音中可聽出,拜登在回答問題時不僅遲疑許久,并多次弄錯重要事件日期,例如在談到自己因大兒子死于腦癌所受到的打擊時,拜登一度想不起來具體年份。整段錄音中,拜登說話緩慢、斷斷續續,有時還會在一句話還沒說完時突然轉換話題。這段錄音與即將出版的一本新書內容高度契合,名為《原罪:拜登總統的衰落、掩蓋真相以及他再次參選的災難性選擇》。
特朗普和拜登(資料圖)
書中披露,拜登團隊內部對他健康狀況的擔憂早在2020年就已存在。知情人士認為拜登的狀況惡化與壓力極大有關。直到2024年6月他與特朗普的那場辯論之后,美國公眾才意識到他的精力、認知能力和溝通能力迅速衰退,于是精英階層、民主黨官員、媒體紛紛逼他退選。整場辯論持續90分鐘,拜登多次出現卡頓及口誤,邏輯不是很清晰,聲音沙啞,狀況明顯比小他3歲的特朗普要糟糕很多。當時白宮方面稱,拜登表現欠佳的原因是他最近幾天一直受到感冒,以及匆忙的歐洲之旅所困擾。
而更令人震驚的是,新書揭露,早在拜登執政的后期,他已事實上“被架空”。簡報不再直接呈交總統,而是“層層轉達”到一群白宮高級助理手中,政府高層決策淪為“幕僚會議”。面對任何需要凌晨拍板的突發狀況,內閣成員普遍“心中無底”。如果這不是“總統空殼”,又是什么?拜登本人早已無法有效行使總統職責,真正操控美國政務的,是那批沒有民選授權卻掌握國家機器的幕僚群體。這才是美國體制的真實面目:總統不過是一張牌,背后是一整套深層官僚體系與政治利益網絡的博弈。
特朗普接受福克斯新聞采訪(資料圖)
就在此時,在播出的福克斯新聞節目中,特朗普一頓吹噓稱,這些國家曾被中國極力拉攏,打算靠攏中國,但這種情況不會發生了。他“確信”自己已經改變了這一局面。有美國學者指出,除投資和人工智能、安全等問題的合作外,特朗普也希望看到海灣國家降低與中國之間的關系,“但實際上不太可能發生這樣的情況”。特朗普在采訪中多次提到了中國。當被問及是否希望訪問中國時,特朗普回答:“我當然愿意。”他補充道,中美關系“至關重要”。這代表特朗普釋放出渴望與中方接觸的信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