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寶釵父親去世后,家中只有寡母和哥哥,家中仍舊豪富,無論如何都是個依靠,就像林黛玉對她說的那樣:“你如何比我?你又有母親,又有哥哥;這里又有買賣地土,家里又仍舊有房有地。”
薛寶釵其實遠比林黛玉的情況要強。但事實卻是她被母親帶來賈府謀求金玉良姻,注定要身不由己的為了家族和哥哥的未來而犧牲。她的判詞“金簪雪里埋”,也透露出她托舉家族失敗后的悲涼寫照。
薛寶釵對此比誰都明白,也對林黛玉吐露心聲道:“我雖有個哥哥,你也是知道的;只有個母親,比你略強些。咱們也算同病相憐。”
薛蟠不成器,盡人皆知。不但不是薛寶釵的依靠,更是她無法擺脫的負擔。于是就有了一個問題,曹雪芹為什么要給薛寶釵安排這么一個又蠢又莽撞的哥哥?就像甄英蓮、林黛玉、妙玉和夏金桂這種末世之家,豈不是好?
想要說清楚曹雪芹的具體想法,是不可能的。畢竟誰也無法還原作者的思想和設計,只能依據原文,做一點推理和解讀。《紅樓夢》因為沒有結局,很多推論也需要大膽假設,小心求證,只要是在原文情節與線索之中,不漫無邊際的離譜演繹即可。
曹雪芹在書中設計了四種家庭:
第一種,只剩女兒的末世之家,亡。代表的是甄英蓮、林黛玉、妙玉、夏金桂,或許也可以包括史湘云與邢岫煙;
第二種,數代單傳的末世之家,亡。代表的是林如海,賈蓉,柳湘蓮;
第三種,只有兄妹、姐弟之家,半亡。代表的是王仁王熙鳳兄妹;薛蟠薛寶釵兄妹;薛蝌薛寶琴兄妹;花自芳花襲人兄妹;秦可卿秦鐘姐弟;傅試傅秋芳兄妹;或者勉強算上多渾蟲晴雯表兄妹;
第四種,兄弟姊妹齊全之家,可興。賈寶玉賈探春賈環等……
從這四種設定可知,古代觀念中人口對家族傳承的重要性。只要有人才有機會,否則隨時就有斷絕的風險。
而這四種家庭中最可怕的就是第三種,只有一子一女的家庭。從王熙鳳、薛寶釵、薛寶琴、秦可卿、花襲人到傅秋芳,沒有一個“姊妹”不是為了兄弟作犧牲聯姻的。有的得了好結果,有的一生盡毀,有的干脆就丟了性命,這就是那個時代女兒們的悲情。薛寶釵們的存在,注定是要化作糞肥,滋養“哥哥”的。
如果兄弟成器那也罷了,但很多時候,他們的犧牲是毫無意義的,很多哥哥要么如王仁一般無情,要么如傅試一般勢利,要么如薛蟠一般愚蠢、魯莽、沒心沒肺,薛寶釵們耗盡一生,終究只是白費一場,成為了笑話。所以,想要看透曹雪芹的設計,有有三個原因不能被忽略。
首先,曹雪芹在借薛寶釵們的經歷,表現“紅顏勝人多薄命”的現實。
曹雪芹隱晦寫薛寶釵,卻借由襲為釵副,以襲人被母兄所賣,其母妄想贖回她再嫁得嫁妝的經歷,影射薛寶釵更明顯。
而襲人與薛寶釵兩家的設定,明顯重復的是《孔雀東南飛》故事。
劉蘭芝母親和哥哥并不把她當親人,只是作為聯姻的籌碼和工具,嫁給焦仲卿是如此,被休后逼迫再嫁也是如此。
薛寶釵的悲劇就在于她為家族和母兄傾盡了所有,卻換不來一絲的真心,只有被最親的人不斷背刺。
其次,曹雪芹借由薛蟠的無能,強調后繼無人的家族悲劇。
為什么越是末世,女兒越比男兒強?不是女兒真的多優秀,只是男兒被培養的太糟糕。富貴而淫,是必然的歷史規律。
薛寶釵們作為女兒,她們的能力再強也一無用處,既不能挺起家族重擔,也無法闖一番事業,最終只能如“豬肉”一般賣個好價格,到底毫無裨益,這就叫暴殄天物。
最后,曹雪芹借薛蟠表達家族敗亡的歷史規律。
薛蟠、賈寶玉與賈珍們,作為家族重要甚至是唯一的繼承人,全都是無力承擔家族重擔卻又沒得選擇,是每一個“末世”必然的“歷史”規律。
王朝也好,家族也罷,末世的繼承人都將面臨這般結果,也都無法逃脫后繼無人的窠臼。
如果薛蟠能像薛蝌那樣素質,薛家不用薛寶釵攀權富貴,也能走出自己的路。所以,薛寶琴只嫁了一個翰林之家,反而能夠余生安穩。
薛蟠與薛蝌,薛寶釵比薛寶琴,其實就代表將“亡”與“興”的兩條必然的脈絡。現實很殘酷,卻也是必然。
?簽約全網維權,抄襲剽竊搬運后果自負
?從原文找線索,還原最真實的《紅樓夢》。
?以上觀點根據《紅樓夢》80回前故事線索整理、推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