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報道,美政府可能8月耗盡現金儲備和債務控制手段,美財長警告:“X日”或將在8月來臨。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近日向美國國會致信表示,聯邦政府的現金儲備以及將債務控制在法定限額內的手段可能在8月耗盡。他敦促美國國會采取行動,在7月中旬、國會休會前提高或暫停債務上限生效。據悉,美國已于今年1月初觸及當前36.1萬億美元的法定債務上限,財政部一直在采取所謂的非常規措施以避免聯邦債務可能出現的違約。
截止本月初,我國央行已經連續6個月增持黃金,在市場波動性和風險加劇的關鍵時期,官方大規模持續購金突顯了黃金在國際儲備投資組合中的作用。這也在很大程度上說明了我們對于中美關系的發展,尤其是美國有關改善關系的表態并不信任?,F在中美日內瓦談判已經過去將近10天,但雙方并未完全解除限制。比如咱們要求美國取消有關進口汽車、鋼鋁的232關稅,就一點動靜都沒有。相反,美國加大了在芯片等領域的限制措施,想繼續給中國企業“穿小鞋”。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資料圖)
日前,美國30年期國債收益率飆升至5%時,華爾街交易員發現一個驚人現象:中國當日拋售規模是市場預估量的3倍。這個細節暴露了全球最大債主與債務國之間的博弈已進入"亮底牌"階段。此刻站在美債懸崖邊的特朗普,手里只剩兩張"鬼牌":要么接受中國提出的關稅撤除時間表,換取美債續購;要么放任收益率突破5%觸發自動違約機制。知情人士透露,國安會已擬定"極端情況預案",包括凍結外國債主資產等瘋狂選項。
中國減持美債絕非臨時起意。自2021年起,中國已連續4年拋持美債,累計拋售規模超5000億美元。此次減持更顯戰略深意:3月正值特朗普預告將實施所謂“對等關稅”前夕,中方不僅拋售上百億美元長期美債,還同步增持黃金儲備至7377萬盎司,創下連續六個月增持紀錄。這種“拋長持短”的操作,既規避了美債收益率飆升所帶來的系統性風險,也為后續進一步減持埋下伏筆。
美國(資料圖)
有分析指出,自特朗普發動關稅戰以來,中方率先發起反擊,世界各國,包括美國的盟友們都紛紛采取反擊措施。美國的鄰國加拿大表示,要在關稅戰中“帶頭沖鋒”,并希望各國參與其中。就連一向唯美是從的日本也強硬起來,非但不再順從美國,反而明確表示,不會在日美經貿談判中輕易做出重大讓步,也不會急于達成協議。歐盟的態度更是十分強硬,果斷實施以牙還牙的反制策略,歐洲各國幾乎同仇敵愾,決意對抗美國的要挾,這充分說明特朗普政府已經人心盡失。
值得一提的還有,美國國債規模已突破36萬億美元,特朗普明確發出想訪華的表態,一部分人認為他就是想來中國推銷債務,就像之前布林肯訪華的目的一樣;甚至有人認為如果中國買了美債,那么特朗普就會在關稅問題上繼續對中國讓步,減少之前既定的稅率。不過美國金融界對此普遍持不樂觀的情緒,因為他們認為中國不會接受這種以關“要挾式”為起點的方式,之前的談判也證明了這點。所以美國只能讓英國和日本多購買債務了,這對他們而言或許很現實。
特朗普(資料圖)
實際上,無論是在關稅問題上,還是稀土、芬太尼等其他領域,美國都是有求于中方的那一方。如果在這些中美經貿關鍵問題上談不妥,特朗普一定會付出代價,中方反制之下,他已經沒得選,中方不著急與美方談,而走投無路的特朗普遲早會主動找上門來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