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正在進行一場公開的“自我重塑”,希望通過“萬億美元安全計劃”來鞏固其作為未來結算層的地位,并押注現實世界資產的代幣化。
5月14日以太坊在其官方博客中宣布萬億美元安全計劃,旨在將以太坊定位為個人和機構的未來結算層,以此迎接現實世界資產代幣化(RWA)的主流趨勢。這一舉措的核心在于強調以太坊十年來的穩定運行時間和去中心化的驗證者集合,以此來證明其有能力保障萬億美元級別的價值
根據以太坊官宣內容來看,“萬億美元安全計劃”包含三個部分:
- 繪制以太坊技術棧各個領域和層面的安全優勢和攻擊向量圖景。將收集整個生態系統的意見,并將其匯總成一份安全概覽報告,幫助我們確定重點關注領域。
- 落實在地圖繪制概述中確定的重點領域的改進。我們將與生態系統緊密合作,實施近期高優先級的修復措施,并為長期改進項目分配資金。
- 更有效地溝通以太坊的安全性。各類用戶都應該能夠理解、利用并受益于以太坊強大的安全基礎。任何人都應該能夠評估以太坊的安全標準,并將其與其他區塊鏈和傳統系統進行比較。
然而,這種雄心勃勃的愿景也引發了質疑。Arca的研究主管Katie Talati認為:
這更像是一種市場營銷策略,而非真正的技術創新。僅僅依靠這一聲明不足以重新吸引開發者和用戶的注意力。盡管如此,以太坊的長期發展仍然值得關注,尤其是在用戶體驗和用戶界面方面做出改進之后,或許能吸引更多的開發者。
有媒體指出,機構投資者對此是否買賬也仍未可知。美國現貨以太坊ETF目前尚未獲得機構的廣泛認可,截至5月15日凈流出近4000萬美元,同期12只現貨比特幣基金則凈流入80億美元
盡管ETF和質押收益有望提升以太坊的吸引力,但機構買家是否會被抽象的安全敘事所打動仍有待觀察。他們可能更感興趣的是收益率、價格上漲以及以太坊發展路線圖的保障
以太坊的困境:面臨來自Solana的挑戰
根據媒體報道,盡管以太坊在技術上不斷進步,但其原生代幣Ether的表現卻差強人意。
自2022年原有的以太坊主網(ETH1)與信標鏈(Beacon Chain,即ETH2)結合在一起,以太坊的表現一直落后于比特幣。更糟糕的是,以太坊在開發者和用戶中的吸引力正在減弱,而Solana等更具吸引力的競爭對手卻在崛起。
報道引援Electric Capital的數據表示,2024年Solana的活躍開發者數量增長了83%,而以太坊則流失了17%。Solana憑借更低的費用、積極的合作以及迷因幣的推動,吸引了年輕、更具實驗性的用戶群體,也贏得了投資者的興趣,推動其代幣價格創下歷史新高。
以太坊的支持者正在尋求改變。由以太坊聯合創始人Vitalik Buterin支持、Vivek Raman領導的新組織Etherealize,旨在為以太坊在華盛頓和機構投資者中發聲。Raman表示
區塊鏈的安全性是確保信任的最重要品質,以太坊的目標是成為“數字石油”,與比特幣的“數字黃金”相輔相成,構成一個平衡的數字資產投資組合。
報道表示,以太坊正在試圖將自己定位為堅實、安全、但“無聊”的基礎設施。從長遠來看,這或許可行。但在這個充斥著追逐短期利益的“degen文化”(高風險高回報)的市場中,以太坊的“萬億美元”愿景可能為時尚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