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
只要聽到別人說自己的壞話,就能難過很久。
職場工作出現一點小失誤,被領導指著鼻子罵:“這么簡單的錯誤你都能犯,你能不能聰明點”,立馬懷疑自己的工作能力; 生日壯著膽子去拍寫真,結果別人不經意間說一句:“長得不好看,怎么拍都沒用”,瞬間五味雜陳,覺得自己不配; 朋友請求自己幫忙做個事情,但因為工作忙實在抽不開身,于是被陰陽說:“這點忙都不肯幫,好自私……”
每次面對別人這種“攻擊”,哪怕你知道不是自己的問題,但還是會在心里難過很久,甚至懷疑,自己真的像他們說的那樣差勁嗎?
最近我刷到這樣一句話: 千萬不要回應別人的“投射”。
面對外界的惡意,回應辯解、言語反擊、深夜反芻或者是自我否定等,都是因為我們回應了別人的“投射”,被別人帶著走,但那并不代表真正的我們。
什么是投射?
心理學上,投射(projection)的定義為:當某些個人態度或價值觀不能被自身完全接受或承認時,其會被指向外部,被視為他人的特征。
簡單來說,就是對方把他心里的東西拿出來,塞給你,還用指責的口吻對你說,這是你的東西。
比如:
情侶關系中的一方如果被第三方吸引,可能會先聲奪人,反過來指責伴侶早就不愛自己了;
有些人喜歡指責你“不聰明”“自私”,可能是TA害怕自己看起來不聰明,或者是TA本身對自己內心的自私感到羞恥,所以把這部分情緒轉移到你的身上;
從廣義上說,人們可能會用投射將自己無意識的情感、意志、特性、態度等,歸咎在其他對象身上,從而掩蓋客觀的真實全貌。
投射就像一面鏡子,照出我們內心最不愿承受的“陰影”。
因此, 別人狠狠攻擊你的點,事實上 正 是TA自己內心深處的痛點 。
這就好像當一個人用一根手指指著另一個人批評時,有三根手指其實是指向了自己。
所以, 千萬不要 輕易 回應別人的“投射” 。
如果我們感到委屈、受傷或者著急去否定,就代表你認同了對方對你的指責,甚至把這些別人對你的“投射”當成了事實,承擔原本不該屬于自己的壞情緒。
如何遠離他人的“投射”?
不管我們活成什么樣子,身邊總會有惡人出現,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指指點點。
那我們要如何應對這些無端的惡意投射,更好地保護自己呢?
以下從心理學角度提供3個具體可行的方法:
1.自我接納
真正解除別人對自己的惡意的辦法是, 重新認識和定義別人對自己的“投射”,學會自我接納。
比如別人點評你的長相,說你不管怎么拍照都難看。
但這種人身攻擊并不能構成萬分之一的你,而只會暴露對方的“缺陷”,反映了對方是個什么樣的人。
再者,沒有人天生是完美的,每個人都有自己本身的特質,哪怕有的人五官并不亮眼,但整體可愛、活潑,給人一種青春洋溢的氣息,那也很美好。
我們真正需要做的是,接納這個可能并不完美的,但鮮活的、真實的自己。
別人的投射是別人的事情,但認不認同,是我們自己的事情。
我們無法決定別人,但可以決定自己。
2.不接招、不解釋、不糾纏
網上看到一句話: 保護自己能量的最好辦法,就是不接招、不解釋、不糾纏。
就像你不會伸手去接別人扔過來的垃圾一樣,不要接收或者是認同別人的“投射”。
比如今天你去了一個很好吃的餐廳吃飯,拍照發朋友圈,有人在下面評論: “ 喲,真有錢,去這么高端的餐廳吃飯。”
你完全不需要回應這些陰陽怪氣的評論,這只能代表對方的“嫉妒”。
如果對方得寸進尺,那就大大方方回應: “是的,挺好吃的。” 一句話直接堵住對方的嘴。
東野圭吾在《惡意》里說過這么一句話: “有些人的恨是沒有原因的,他們平庸,沒有天分,碌碌無為,于是你的優秀,你的天賦,你的善良和幸福都是原罪。”
所以,無需自證、無需內耗,也不要反復咀嚼別人的惡意投射,學會修煉自身的“屏蔽力”,有些事,左耳進右耳出就行。
3.建立社會支持系統
如果你因別人的“攻擊”,而無法很好地認清自己,感覺“被卡住”。
千萬不要獨自內耗,要學會培養自己的社會支持系統,借助他人的視角,更客觀地看待自己。
社會支持系統指的是在你最需要的時候,能提供支持的一群人,TA們可以是家人、朋友、或者是專業的心理咨詢師等。
有些人不喜歡你,怎么看你都會是一身毛病。
但同樣的問題換成喜歡你的人, TA 們更能發現你身上的優點,真誠地欣賞、贊美你,同時無條件地支持你,讓你感到自己的生活和人生都是有價值的。
遇到對的人,你會發現,其實你很好,并不像某些人說的那么差。
假若你身邊剛好沒有很好的家人、朋友,又或者說,你不想讓自己不好的情緒,增添了親近之人的心理負擔。
那么,我們還可以建立自己的“心理支持系統”。
而這正是學習心理學的意義所在。
通過心理學,我們能學會自我覺察和自我接納,更清晰地看待自己自身的優缺點,而不會輕易被別人的“投射”所左右;
面對別人無理的需求,我們也更能建立自我的邊界,學會真誠地袒露自己的需求和感受,必要的時候也可以拒絕,勇敢地說“不”;
當我們將目光從外界的評價中抽離,更多地關注自我成長,面對別人的惡意投射,也會更加的平靜、坦然,因為我們很清楚,那并不是真正的我們。
更重要的是,我們可以通過心理學,開拓出一條靠譜的副業之路,持續賦能自身,并且長期產生“能力復利”。
如果你也對心理學感興趣,又不知道 如何入門, 可以點擊下方的小程序,領取0元免費課程:
零成本評估入門方式
↓適合想要利用心理學更好生活的你↓
如果你有想要成為一名心理咨詢師的想法,需要注意的是:
我們通過調研心理咨詢市場發現,取消證書后,目前入行執業只靠單一的證書是行不通的(不管是現在的中科院考證,還是之前國家二三級證書)。
目前,心理行業的從業標準是:
1.接受長程系統培訓(有培訓證書);
2.有個案實操經驗,專業督導護航,具備真正勝任力。
所以,想要正式入行心理咨詢,參加一個 “系統理論+實操實習+專業督導+入駐平臺” 相結合的長程系統培訓是必不可少的。
如果你想轉行做心理咨詢師,那你可以了解一下 壹心理的朝陽計劃——「心理咨詢師培養項目」
在這一版的朝陽計劃中,我們做了這些升級:
2.5年的進階式培養
700h+理論+實習
30次初始訪談 +40次個案實習
25h個督 +81h團督
100位+業內知名大咖導師
9份學習證明
點擊圖片,添加壹心理規劃師↓
還可免費領取以下福利:
① 專業顧問1V1職業規劃
②全套108頁《心理咨詢師入行手冊》
③ 1份心理咨詢師執業地圖 ▽
編輯:嚕嚕
圖源:圖蟲創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