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玲芝是浙江上虞心夢義工社的社長,做了20多年公益,收獲了滿滿一屋子的錦旗。
最近,因為一件拾金不昧的小事,她再次被網友點贊,也再拿到了一面錦旗。
受訪者供圖
5月22日中午,聊起這面錦旗的故事,徐玲芝有些難為情:“我就是個普通人,這件事也有做得不對的地方,怪不好意思的。”
事情發生在一周前,那天家里剛好來了客人。下午的時候,徐玲芝打算出去再買點菜。
買菜的地方,距離徐玲芝女兒就讀的幼兒園不遠。那里有不少小攤叫賣新鮮蔬菜。
徐玲芝常去,經常光顧一個奶奶的攤位。
當天,奶奶生病,正好不在。守在攤前的是奶奶的孫女。
她在攤位上挑了6.6元的小青菜。姑娘找了一個很破舊的塑料袋裝。
“能不能換一個新一點的袋子?”當時,徐玲芝有些埋怨。
姑娘解釋說,奶奶很節約,家里的塑料袋總是用了再用,沒有新袋子了。
徐玲芝就沒再計較。
晚上吃完晚飯,收拾廚房,一拎袋子感覺不對勁:怎么這么沉?
徐玲芝這時才發現,里面有個被包裹嚴實的物件,“最外面用紅繩子綁著,裹了好幾層塑料袋和油紙包,感覺應該很貴重。”
受訪者供圖
她把包裹拆了開,發現是一個金手鐲。
當晚,徐玲芝把鐲子送到了附近的小店稱重,有44.67克,毛估估價值4萬多。
受訪者供圖
“真的不便宜,丟的人有多難受。”第二天,徐玲芝帶著鐲子回到攤位前。
前一天的小姑娘不在,出攤的是她奶奶,70多歲。
徐玲芝問奶奶:有沒有丟東西?
奶奶搖搖頭,說沒有。
“您再想想看。”
奶奶還是不相信自己丟了東西,還打電話喊來孫女。
孫女也說沒丟東西。
徐玲芝繼續問了幾句。
奶奶把徐玲芝當成了騙子,當著在場所有人的面,罵了起來。
徐玲芝心里不舒服,準備轉身離開。
這時奶奶的孫女才想起,奶奶十多年前過生日的時候買過一個金鐲子,放在抽屜里,好像找不到了。
“我怎么知道是你的?你拿來發票再說。”徐玲芝有些賭氣,拿著金鐲子回了家,鎖在柜子里。
氣消了,她很快覺得不安,“思來想去都覺得自己這樣做是不對的,不管怎么樣,做人要善良,我應該早點還給人家。”
下午,奶奶回家翻出了金鐲子的發票,還包了個5000元的紅包,來找徐玲芝當面道謝。
徐玲芝把金鐲子還給了奶奶,始終不肯收奶奶的5000元。
冤枉了徐玲芝的奶奶很過意不去,回家后托女兒定做了一面錦旗,送到了徐玲芝所在的義工社。
受訪者供圖
“其實站在奶奶的角度,對我有戒心也正常,我真不該賭氣,現在還在為自己沒能立馬歸還感到難為情。”徐玲芝說。
記者了解到,徐玲芝從2005年起一直做公益,2012年成立了心夢義工社,更是帶著孩子們一起做。
截至目前,她所在的公益組織共有6000余名大小志愿者,累計做好事4萬余件。
來源:錢江晚報 潮新聞 記者 楊云寒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小編:路 路通 審核:曉文 監制:晨曦
關注民生服務
聚焦熱點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