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報道,去年11月份開始,四川省嘗試全省的外賣送餐人員、售賣預包裝食品的工作人員不需要辦理健康證就能上崗,同時,體檢機構也不再接待外賣員做健康證體檢。但與此同時,外賣平臺公司卻表示,他們沒有接到相關通知,仍要求外賣員辦理、上傳健康證,否則會被限制接單。近半年來,外賣員不得不通過PS健康證、辦理假證等方式提交平臺。
近年來,外賣行業蓬勃發展,成為現代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圍繞外賣騎手是否需要辦理健康證的爭議卻愈演愈烈。2024年11月,四川省率先出臺新規,取消外賣騎手和預包裝食品銷售人員的健康證要求,理由是“食品安全封簽”已能有效防止食品污染,騎手不再直接接觸食品。然而,這一政策與國家《食品安全法》的規定,從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人員必須持有健康證”形成直接沖突。更棘手的是,外賣平臺仍強制要求騎手上傳健康證,導致許多騎手被迫PS假證應付審核。
《食品安全法》明確規定,直接接觸食品的從業人員必須持有健康證,以防止傳染病傳播。然而,四川省衛健委認為,隨著“食品安全封簽”的普及,外賣騎手已不再直接觸碰食品,因此無需健康證。這一調整看似符合現實需求,但卻在法律層面留下爭議:地方政策能否以行業變化為由,突破國家法律的強制性規定?
從法理上講,地方性法規不得與國家法律相抵觸。但現實中,法律的修訂往往滯后于行業發展。例如,外賣行業早期確實存在騎手直接接觸食品的情況,但隨著包裝技術的改進,騎手對食品的污染風險已大幅降低。因此,四川省的政策調整具有一定的現實合理性,但問題在于,它并未推動國家法律的同步修訂,導致執行層面的混亂,騎手既無法辦理健康證(因體檢機構已停辦),又因平臺規則限制而無法接單。
盡管四川省已取消健康證要求,但美團、餓了么等全國性平臺仍沿用舊規,強制騎手上傳健康證明。這種“政策打架”讓騎手陷入兩難:要么冒險使用假證,要么放棄接單。據報道,部分騎手甚至花費30元購買PS假證,而一些配送站點對此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平臺為何不愿調整規則?一方面,全國性平臺的審核機制通常是標準化的,難以針對單一省份做出調整;另一方面,平臺可能擔心食品安全責任風險,寧愿維持原有要求。但諷刺的是,假證泛濫反而削弱了健康證的監管價值,如果騎手可以輕易偽造證明,那么健康證的存在意義何在?
健康證的初衷是保障食品安全,但它的實際效果正受到挑戰。一方面,現代外賣包裝(如密封餐盒、安全封簽)已極大降低了騎手污染食品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健康證辦理流程繁瑣,每年需體檢一次,對流動性極強的騎手群體構成負擔。
然而,完全取消健康證也可能帶來隱患。雖然騎手不直接接觸食品,但如果其患有傳染性疾?。ㄈ绶谓Y核、甲肝等),仍可能通過飛沫或接觸包裝袋間接傳播。因此,更合理的做法或許是優化監管方式,比如要求外賣企業建立騎手健康檔案,而非單純依賴一紙證明。
四川省取消外賣騎手健康證的政策,反映了地方政府對行業變化的敏銳觀察,但其與國家法律的沖突也暴露出立法滯后的問題。未來,相關部門應盡快修訂《食品安全法》,明確外賣騎手的健康監管標準,避免地方與中央政策“打架”。同時,平臺企業也需調整規則,避免因僵化的審核機制倒逼騎手使用假證。
真正的改革,不應是簡單地取消健康證,而是建立更科學、高效的監管體系。唯有如此,才能在保障食品安全的同時,為騎手減負,促進行業健康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