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轉型浪潮洶涌的當下,新能源汽車賽道競爭愈發激烈。深藍汽車近期動作不斷,長安汽車總裁王俊執掌深藍,高層戰略大換血,展現出十足的變革決心。然而,其 CEO 鄧承浩一句 “員工購車可離職兩個月” 的言論,讓深藍汽車站在了輿論的風口浪尖,即便如此,深藍依舊喊出 2025 年全球銷量 50 萬輛的目標,其發展態勢備受行業矚目 。
“員工購車離職” 言論引爭議
日前,在深藍汽車三周年活動上,深藍汽車 CEO 鄧承浩表示,員工若購買深藍 G318 無憂穿越版,可獲得離職兩個月的機會,出去游玩后再回公司繼續工作 。此言論一出,迅速在網絡上發酵,引發網友熱議,不少人質疑這是 “變相裁員” 或 “賣車噱頭”。畢竟離職意味著勞動關系中斷,可能導致工齡清零、社保斷繳等問題,即便鄧承浩承諾返崗后職位不變,可口頭承諾缺乏法律保障,員工權益難以得到充分保證。
5 月 17 日,鄧承浩在個人社交媒體發長文回應爭議,解釋該言論是在員工生日會上臨時起意,核心是解決員工年假不足,想讓員工駕駛自己研發的 G318 進行長途旅行的需求,并非淘汰員工或營銷手段,目前公司正在研究具體實施方案,確保符合人事制度 。
深藍汽車的領導力轉型
在爭議聲中,深藍汽車的管理團隊變動依舊吸引著行業目光。鄧承浩則維持其 CEO 角色,同時晉升為長安汽車副總裁。這樣的高層配置凸顯出長安汽車對深藍品牌的高度重視 。
王俊擁有扎實的技術背景,重慶大學車輛工程專業碩士學位加高級工程師資質,在長安汽車技術中心的多年任職經歷,使其積累了海量技術研發與產品質量管理經驗,為深藍汽車注入技術導向的領導思維。鄧承浩提出的 2025 年全球銷量 50 萬輛目標,野心勃勃,彰顯出深藍汽車不僅要穩固本土市場,更要向全球市場進軍,拓展品牌影響力的決心。當前領導團隊的構建,為深藍汽車未來發展提供了戰略方向與執行保障 。
深藍的市場定位與戰略發展
深藍汽車主打面向大眾的主流產品,將目標市場鎖定在 15 - 30 萬元的中端區間,與阿維塔等姊妹品牌形成差異化競爭,有效規避了內部同質化競爭 。產品布局上,深藍已推出 SL03、S07、G318、L07 和 S05 等多款車型,并計劃在 2025 年前完成六款產品布局。從銷售數據來看,2023 年深藍 S7 累計交付突破 5 萬輛,整體交付量超 10 萬輛,成績亮眼 。
技術策略層面,深藍采用華為基礎版智能駕駛系統(不帶激光雷達的純視覺方案),契合定價策略,在控制成本的同時,為目標客戶群體提供了不錯的智能化體驗,借此在新能源汽車市場中開辟出一條屬于自己的差異化發展路徑 。
深藍面臨的挑戰與未來發展
作為長安汽車新能源轉型的關鍵力量,深藍汽車前行之路并非坦途。在技術與市場的平衡上,雖標榜 “技術為王”,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壓力下,如何把控技術研發節奏,快速響應市場需求,成為擺在深藍面前的一道難題 。企業文化建設進程中,深藍試圖借鑒互聯網公司的靈活機制,可傳統體制思維下的流程以及信任建設,仍需持續優化 。競爭層面,深藍汽車與新勢力品牌競爭愈發白熱化。鄧承浩曾直言與新勢力間 “必有一戰”,深藍汽車也將自己定位為 “更像新勢力” 的傳統車企新品牌。在用戶體驗方面,深藍通過不斷優化服務,在消費者群體中逐步積累起一定口碑 。只是在銷量上,深藍汽車距離 2025 年 50 萬輛的目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前 4 個月僅完成 87822 臺銷量,占全年目標的 17.56% 。而備受爭議的深藍 G318 車型,今年前 4 個月累計銷量 4568 輛,僅占深藍總銷量的 6.5%,其銷量不佳也從側面反映出深藍在產品優化與市場推廣上還有諸多工作要做 。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營銷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