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騙局真是無處不在。
近些年,新科技的使用似乎成了流行的趨勢。
不管是什么產品只要頂著新科技的名頭看起來就上了一個檔次。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總會遇到一些突發情況。
相信不少人遇到家中漏水情況都會覺得手足無措。
當聽到新科技快速修復家庭漏水問題,免砸墻省時省力又省心時,相信有不少人都會心動。
可當你心動的那一刻,你已經進入了別人精心布置的“陷阱”了。
2元膠水搖身一變成進口
5月19日,央視又曝光了一個新型騙局,成本2元的膠水,賣價竟高達19800元。
當看到這個數字對比,相信不少人都覺得難以置信。
可這就是真實發生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的。
成本只有2元的膠水,被有心人包裝成“進口”產品。
是的,你沒有聽錯,成本2元的膠水經過包裝后,竟搖身一變成了260元一斤的“進口”膠水。
這時就有不少人疑惑了,劣質膠水和進口膠水的差別難道不明顯嗎?消費者真的那么容易上當嗎?
賣膠水的商家當然也想到了這一點,他們用印著外文的桶來裝這些低價膠水。
給劣質膠水穿上一身高檔次的外衣,可僅憑這一點并不能取得消費者的信任。
他們還在桶裝膠水上印有二維碼,消費者掃碼便可查看“進口”膠水的成分和價格。
看到價格的消費者還覺得是自己占了便宜。
可做戲就要做全套,商家還會向消費者提供專業的檢測報告。
這時,大部分消費者對這個“進口”的新科技膠水已經是相當信任了。
不知不覺間他們就落入了商家的圈套。
新科技堵漏防不勝防
家住上海的張先生在視頻號上偶然間看到了新科技堵漏的廣告。
正好自己家中的衛生間也在漏水,他也為這個情況苦惱很久了。
于是便抱著試一試的心態聯系了客服,并提供了自己的家庭住址。
不久就有維修師傅上門了。
當張先生詢問新科技膠水的價格時,維修師傅報價260元一斤。
其實張先生家衛生間面積并不是很大,師傅也說這種情況用個四五斤就夠了。
張先生一聽報價合理,符合自己心中的預期,而且還不用砸墻,注膠后也不影響使用。
大手一揮,便決定讓師傅現場施工。
當施工結束后,師傅報出價格的時候,張先生卻傻眼了。
原本說好用個四五斤,沒想到結束后卻用了76斤,最后打過折后,費用還在13000元左右。
這個價錢已經超出了張先生心里的預期,況且此時他手機里只有4000元錢。
師傅聽張先生暫時沒有能力支付這么高的金額,便讓他第二天補齊。
張先生雖然心中萬般無奈,但也沒辦法只好認栽,想著花了錢能解決漏水問題也算是了了一件心事。
可結果并沒有如張先生所愿,漏水問題仍然沒有解決。
花了大價錢,漏水情況依然沒有緩解,此時的張先生心里比吃了黃連還苦。
為了不讓場面太難看,他只好給樓下鄰居4000元錢,讓他們自己想辦法解決。
張先生就是因過于信任新技術而吃了大虧。
不止張先生,同住上海的劉女士也在新科技膠水上栽了跟頭。
她在某平臺上花39元預約了一個上門檢測。
沒多久,就有專員客服聯系劉女士,派了一名維修師傅來對接。
在師傅的“忽悠”下,劉女士同樣花了大價錢用進口膠水填漏。
最開始并沒有起到明顯效果,劉女士心急詢問了客服,對方讓等七天,讓膠水自然晾干。
可等了一周又一周,漏水問題仍沒有解決。
劉女士實在是沒有辦法了,只好又請了另一位維修師傅檢查。
發現漏水點是一個老化的水管并不是地板,最后花了500元就解決了漏水問題。
還有馬先生,相同的話術,相同的新科技膠水,他花了19800元。
其實當漏水問題并沒有解決的時候,他們已經意識到自己被騙了。
難道他們就沒想過維權嗎?
但平臺對他們的這種行為拒不承認,所謂的售后也只是一個幌子。
無奈只能報警處理,經過警方的摸排搜索,最終鎖定了犯罪嫌疑人韓某。
騙局曝光
據韓某交代,他們是一個團隊,通常是兩三個人一組。
他們主要通過公眾號平臺進行交易。
只要有消費者下單,就有專門的客戶人員打電話詢問具體位置。
確認位置后,就有專門安排好的師傅上門注膠。
而且采用的高壓注漿這種方式需要專業人員操作。
這些所謂的師傅貿然使用高壓注漿這種方式很有可能會破壞建筑結構或者影響水電路。
技術不專業不說,膠水成分也是個未解之謎。
韓某和團隊的師傅沒有一個人能清楚地解釋膠水里面的具體成分。
因為這個膠水是他們通過不正規渠道獲取的,一組膠水170元進價,一組有80斤,劃算下來成本也就2元多一點。
二維碼也是他們自己設置的,想讓消費者看到什么信息就編輯什么信息。
可換了個包裝,他們就敢賣260元一斤,這個買賣可真的是“穩賺不賠”。
就連注多少膠也是師傅決定的,也就是說,想賺多少錢完全由他們心情決定。
用師傅口中所謂的“進口”膠水,免砸墻堵漏壓根起不到什么太大的效果。
就算當時可能堵住漏水點了,可這也只是暫時堵漏,時間一長膠質老化就露餡了。
正規的免砸墻注膠材料大多用于大型工程,且施工難度較大,價格高昂。
這種“掛羊頭賣狗肉”的做法說白了就是商家為了賺錢而不擇手段的一種方法。
就算有的人中途覺得自己被騙了,不想出超出自己預算的費用。
那些聯系你的客服此時就會變身為“奪命催債主”。
短信電話轟炸已經算“仁慈”的了,更有甚者直接威脅恐嚇。
畢竟在上門維修時已經暴露了家庭住址。
這時的消費者已經處于被動地位,無奈也只能認栽交尾款。
結語
新科技注膠免砸墻,在一定程度上也算是貪小便宜吃大虧。
騙子沒想換著花樣制定新的騙局,而消費者大多時間也是為了圖便宜而落入騙子精心布置的圈套。
而我們能做的就是擦亮眼睛仔細斟酌。
如果意識到自己已經身處騙局之中,一定要及時收集證據,以合法途徑維護自身利益。
關于這種全新的騙局,你有什么應對的小妙招嗎?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于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任何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后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本文信息來源于:【紅網】【澎湃新聞】【正觀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