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24年11月23日,閔行11名醫療隊員啟程前往摩洛哥拉西迪亞,開展為期2年的醫療援助。他們由上海市第五人民醫院、閔行區中心醫院的醫務人員組成,涵蓋了普外科、骨科、婦產科、心內科、眼科、麻醉科、耳鼻喉科共7個科室。他們在開展醫療援助的同時,也寫下了自己在當地的所見所聞,給我們寄回了一封封家書。今天,一起來看看上海市第五人民醫院普外科醫生洪亮的來信。
海風輕拂,裹挾著大西洋的濕潤氣息,在拉巴特的清晨靜靜流淌。摩洛哥第八屆拉巴特國際馬拉松賽道旁,熱情的民眾如潮水般涌動,歡呼聲與掌聲交織成一片歡騰的海洋。
我,中國援摩醫療隊拉西迪亞分隊的一員,站在起跑線前整理好胸前的五星紅旗貼紙,隨著一聲發令槍響,和其他參賽者一樣“飛”了出去。
奔跑在拉巴特的街道上,就像在古老與現代之間穿梭。經過拉巴特皇宮,金色的圓頂詮釋了一眼千年的輝煌;繞過烏達雅堡,斑駁的城墻訴說著歲月靜好;跑過拉巴特大劇院,現代化的建筑承載著藝術的傳承;穿過布雷格雷格河畔,流淌的河水傳遞著靈動的氣息……每一步都讓人有跨越時空的感覺。
當沖過終點的那一刻,計時器定格在1小時58分30秒(半馬成績)。賽道兩旁的觀眾,那些素不相識的面孔,紛紛向我豎起大拇指。或許,他們認出了我胸前那面鮮艷的五星紅旗;又或許,他們只是單純地為每一位堅持到最后的參賽者喝彩。這一刻,體育精神已跨越了文化差異的鴻溝。
跑步于我,不僅是在這片陌生土地上的放松時刻,更是保持體能的必修課。作為一名外科醫生,我早已習慣了與時間的激烈角逐。在拉西迪亞的手術室里,每一次急診手術都是一場考驗耐力和專注力的馬拉松,需要連續數小時全神貫注,與死神搶奪生命。
記得剛到摩洛哥不久,一位腸梗阻患者輾轉了多家醫院后,被送到我們這里。檢查后發現,患者腹腔腫瘤導致腸梗阻,各項生命體征極不穩定,生命危在旦夕,手術成了唯一的希望。然而,情況遠比想象中復雜,患者兩周前在另一家醫院接受過腹腔手術,手術切口縫線尚未拆除,但患者又不知具體的手術方式。
那場手術持續了整整4個小時,我們全程高度集中,不敢有絲毫懈怠。汗水浸透了手術服,體力幾乎耗盡,但大家咬牙堅持了下來。當患者被推出手術室,家屬眼中流露出無盡的感激與信任。那一刻,所有的疲憊都煙消云散,這種成就感如同在馬拉松賽道上沖過終點時的喜悅。
馬拉松結束回程的車上,窗外的橄欖樹飛速掠過,我望著那片翠綠,心中豁然開朗,無論是手術臺上的生死較量,還是馬拉松賽道上的自我突破,我們都在用各自的方式詮釋不變的信念——堅持和付出。
記者:陳美玲
供稿:區衛生健康委
初審:陳依婷
復審:方雨斌
終審:劉墾博
轉載請注明來自今日閔行官方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