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堡片區城市公共空間更新與功能提升工程,作為2025年西安市“5大片區改造”重點項目,近日已正式啟動實施。該項目堅持“以民為本、問題導向”原則,秉持“空間重塑、功能提質、增綠添韻、破繭蝶變、構筑宜居宜業之境、譜寫人城共榮新篇”的總體改造理念,全力將張家堡片區打造成為軌道交通、市政道路與人行交通高效銜接且安全有序的交通空間,融合文化、體育、健康與綠色元素的市民生態休閑空間,政務商務功能高度集聚的開放空間,以及便民利民的城市服務空間。
張家堡片區規劃功能布局圖
張家堡片區作為西安的北大門,憑借優越的區位條件,理應成為西安嶄新的城市核心區以及城區北跨發展的關鍵空間支點。然而,伴隨城市近年來的高速發展,一系列問題逐漸浮現:地鐵設施和環島用地閑置,公共交通帶動作用不強,市政道路交通秩序混亂,擁堵日趨嚴重,城市功能布局不盡合理。這些問題進而導致區域空間嚴重割裂,交通事故隱患叢生,政務服務功能未能充分發揮,區域發展活力漸趨弱化,成為制約區域高質量發展的“癥結”所在。
2025年初,西安市委、市政府精準把握時代特征和問題導向,在國家城市更新相關政策方針的指引與支持下,展開整體規劃與系統研究,著眼系統重構、空間重塑與功能提升,啟動了張家堡片區城市公共空間更新與功能提升工程研究,確立了“微更新、精治理、低影響、高效率”的工作原則,力求以最小投入獲取最大、最全面的成效,構建契合發展需求的城市空間體系。在解決片區實際問題、滿足群眾現實需求的基礎上,精心打造“活力張家堡,北跨新中心”。
張家堡片區建成前后效果對比圖
依據交通功能定位以及空間功能需求,此次張家堡片區城市公共空間更新與功能提升工程聚焦 “空間重構、暢通高效、綠色提升、政商融合、便民利民”等方面,在規劃設計中采取五項針對性舉措,實現片區多維度的整體優化。
1.軌道交通與市政道路一體改造:環島內土地及地鐵出入口設施存在閑置現象,地鐵出入通道與周邊市政道路出行系統的交通組織銜接不暢,致使地鐵通道宛如“迷宮”,地鐵空間與公共交通的作用未能充分彰顯,這是張家堡片區改造需首要解決的問題。此次改造順應國家城市更新政策資金支持導向,對軌道交通場站與周邊市政道路出行系統實施一體化改造提升,全力提升地鐵出行品質與區域交通安全性。具體而言,將張家堡環道改造為十字交叉口,釋放環島內 108 畝閑置用地,并規劃為開放式下沉廣場。透空下沉廣場的設置大幅縮短了地下通道流線長度,地下封閉通行長度從原先的約200米減至約80米,市民通行將不再迷失方向。同時,新建必要連接通道,使新建下沉廣場與地鐵既有地下通道、周邊道路、公園以及政務服務建筑等實現全方位、多維度的便捷連通,形成高效通達的地下人行系統,實現交叉口人車分流。此外,對環島內閑置的地鐵出入口、通風口等相關設施進行系統改造,地鐵及市政出入口數量由原來的 22個減少至15個,同步優化出入口及方向提示系統,全面提升軌道交通與市政出行系統的通行效率及功能品質。
地鐵場站核心區道路、人行系統及下沉廣場示意圖
2.市政道路系統微改造:充分考量道路交通功能的系統性,著眼于全面解決片區整體秩序與安全問題。此次改造在將鳳城八路環島轉變為大型十字交叉口的基礎上,同步把未央路鳳城八路至鳳城九路段的分離式道路改為整體式道路,將原分離式道路中間的長條形環島公園遷移至道路兩側,西側與城市運動公園進行一體化規劃與改造提升,東側與原市政道路綠地融合為一體,預留遠期發展用地。改造后,公園的整體性顯著增強,市民進出原環島公園需穿越兩側機動車道所帶來的交通安全隱患及交通影響問題得以有效解決。與此同時,為系統優化鳳城八路全線交通秩序,計劃對鳳城八路西起朱宏路、東至太華立交西橋頭總長4公里的范圍實施系統微改造。在尊重鳳城八路原有道路風貌的前提下,運用微改造手段,系統梳理并匹配全線直行車道,增設導流島及行人二次過街設施,優化公交站形式與位置以及沿線調頭車道位置,全方位提升機動車、行人及非機動車的通行能力與品質。
市政道路微改造整體及局部示意圖
3.城市運動公園設施與綠化升級:充分考慮周邊群眾的生活、休閑與娛樂需求,此次改造深化“公園 +”理念,以公園設施為核心載體,強化公園、生態、休閑與生活的深度融合。整合區域騰退用地、綠化提升及設施資源,以顯著改善人居環境、豐富經濟業態、彰顯風貌特色為目標,著力拓展區域功能邊界與價值內涵,將張家堡片區綜合提升為人民群眾高品質生活的空間。在未央路西側,重新規劃公園路網,補充無障礙設施、衛生間設施、燈具家具標識等,并對公園南入口、東入口、北入口及其他局部區域進行微調整,最終打造出一個更為整體、更具縱深、宜居宜人的城市運動公園。在未央路東側,盡可能保留現狀樹木及既有服務設施,為周邊居民與商業設施營造更為優質、寬闊的綠地環境。
城市運動公園改造整體及局部效果圖
4.政務服務設施適度改擴建:針對行政中心政務服務功能分散,群眾辦事時常面臨需來回“橫穿馬路”的危險與不便狀況,此次改造結合國家政務服務“只進一門”等相關要求以及市民實際辦事需求,計劃在原政務服務東、西廳的基礎上進行改擴建,形成新的城市應急和智慧城市管理中心(位于未央路西側)與政務數據服務中心(位于未央路東側),將鳳城八路北側市委、市政府所在緯度線打造為全新的政務服務集聚軸,切實提升行政效率與服務效能,為政民交流、政商融合搭建窗口與平臺。此外,在原市政府東南門原有地下車庫基礎上擴建兩層智慧停車樓,新增車位約400個,并統籌考慮配建光伏充電一體化設施,完善政務服務配套。
政務服務及智慧停車樓改擴建效果圖
5.軌道交通出入口綜合規劃:結合地鐵進出站及地面人流通行需求,此次改造計劃在張家堡鳳城八路十字交叉路口四個象限的下沉廣場內設置近8000平米的地下商業面積。同時,在原環島西南和東南地塊,結合地鐵出入口建設城市會客廳及配套商業體(面積超6000平米),同步優化地鐵通道及無障礙扶梯系統,便捷串聯下沉廣場商業、城市會客廳以及熙地港、大融城等不同商業空間。這不僅能夠增強下沉廣場和地下通行系統的商業配套功能,有針對性地服務旅客,還能提升片區整體商圈氛圍,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添區域整體商業服務活力。
軌道交通出入口設施及配套地下、地上商業效果圖
目前,張家堡片區城市公共空間更新與功能提升工程正在穩步有序推進。讓我們共同期待,一個 “地鐵出行便捷、道路通行有序、商業功能完善、行政服務高效、區域環境優美”,更加綠色、溫暖、人性化的城市新空間,于今年年底精彩呈現。
來源:西安住建
編輯:昭月
責編:李杉
審核:若文
終審:賴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